荷花又开满池塘
保定 陶万春
夏至不期而至,一年最热的日子来了。忽听妻言,古莲花池的荷花开了。怎么这么早,还没有到往年荷花绽放的日子,肯定是天渐热,荷也忍耐不住,提前伸展腰肢了。
今天一早,在力高古物市场打了个卡,我趁着凉快赶往古莲花池了。
迎春午坡,过三控五斗的彩绘牌楼,绕过濯锦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丽景色闯入我的眼中。我在心里喊着:久违了,荷花!久违了,莲池!
古莲花池自古以水为胜,沿池巧妙置景,倩影清波,再加上荷花摇曳,荷叶随风飘散,满园清香弥漫,沁人心肺。这不,长枪短炮举起,手机拍摄连连,游人们恨不得把这一池美景全都收入镜头+心头。
两位老闺蜜,坐在池边的木椅之上,正说着贴心的话儿,我就不愿在楼上宅家,到这里和老姐妹说说笑笑,欣赏着眼前红的荷、绿的叶、池中游戏的锦鲤,有说不出的高兴。
荷花亭亭玉立,犹如出淤泥而不染的纤纤君子。而西塘正中紧贴池岸建有君子长生馆。每次到此,我都放慢脚步,怕吵到了李英儒先生。要知道在此馆中,李英儒挥笔伏案八个月,写成了闻名遐迩的《野火春风斗古城》一书,让保定抗日战争的故事传遍全国,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其正门上方高悬白底绿字的“君子长生馆”匾额,匾下雕,喜鹊登梅透雕门楣,工艺精湛,花鸟栩栩如生。该馆正间前面突出有罗锅脊抱厦三间,抱厦之外有平台建于水上。抱厦檐柱上所挂楹联为清代遗物,渲染着这里幽雅的气象:
花落庭闲,爱光景随时,且作清游导胜地;
莲香池静,问弦歌何处,更叫思古发幽情。
如今馆内展示的是莲池书院的往事今生,将书院文化和这一池菏泽所独具的特色及重要意义,呈现出来,堪称完美。
古莲花池的夏天,如同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让几多故乡人魂牵梦绕。在这个季节里,夏天的古莲花池宛如诗人的提笔之地,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故事在园区上演。阳光斜撒在荷花之间,仿佛是把时间定格在这刻,让来者目不暇接,浮想联翩。嫩绿的荷叶,尽情地打开一把把大自然的伞,旁边的荷花撑伞翩翩起舞,把夏日的繁华优雅展现。
面对一朵挨着一朵的红荷,我想到了人生,像极了荷花。夏天是它的鼎盛开期,它怒放的生命之花开过之后,初秋时节,塘内的荷花开始陆续凋谢,枯枝败叶任游人感叹。而处于阳光和秋风不浓的个别位置,那些个别依然开着的花朵,用尽最后的气力为迟到的游人带来一丝惊喜。而风卷残云,雪花飘飘的冬季,残荷的枯枝败叶庄严肃穆,在冰面上不屈不挠的或站或伏,等待着下一个花期。
春有燕穿柳帘,夏有满地荷莲,秋是花落庭闲,冬有雪中绿瓦,莲池之美在于四时之景不同。无论春秋,湟论昼夜,莲池的美不减分毫。
人啊人,也有青春的朝气蓬勃,中年的拼博向上,老年的成熟稳定,暮年的不屈不挠。多少名人先贤说过,人生无意义,人生无价值。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或长或短都要走一遭。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活的是你自己,与大自然和家庭背景有关联,与一个个具体的人无关,享受的是生命存在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咸。
先后在保定生活工作五十余载,来古莲花池不计其数,一朵荷花,一块太湖石,一棵古树,一堆假山石,都如数家珍,了如指掌。求学写诗,恋爱脚步,郁闷散心,券协采风,朋友相伴。曾几何时,年年岁岁荷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少壮,日移岁谢,当年的帅哥,今日鬓角如雪。唯有心尚不老,每临夏日荷花开放之季,必来此安放浮躁而又多愁善感的心灵。
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这半池红荷,迈出园门,又坠入红尘之中。忽有灵感上头,拙诗一首,抒怀:
半池潋滟绝尘埃,
亭台楼阁倒影来。
风吹细雨香气散,
摇红涤翠次弟开。
我辈复回尽堪赏,
抚今追昔意澎湃。
归斋小饮庆余年,
期待来年访蓬莱。
~甲辰年夏至日写于府河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