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避暑见闻录(三)
龙小平
每天除看巴黎奥运外,也关注贵州的卫视,新闻报道7月30日“2024多彩贵州·第十七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开展,其中一张梵净山图片吸引我了,虽然经常来贵州,知之甚少。何以贵州。6500万年前青藏高原隆起,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抬升形成了中国三级阶梯式的基本地理格局。大自然没有给贵州像样子的平原,却赐予她独特而丰富的山水禀赋,由此孕育出多彩的贵州文化。当人类摆脱自然的束缚,生活方式或文化传统当作彼此辨识与认同的密码,贵州的民族文化便有了不可复制的独特符号。
时光荏苒,岁月历砺。数百年来无边的暗夜,一群觉醒的人,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点亮东方红色火种,以贵州为转折,照亮征程长路以致久远。走进位于北京路的贵州美术馆,似乎找到了答案。
安定祥和的生活,必定会长出从容有度的生命。以大地为纸、以时光为笔,以日月星辰的光影为调色板,贵州终将被岁月解构成当下、未来人类最向往的天地,日渐成为人类心灵栖息的终极目的地。贵州,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之一,贵州也正在融入国家战略中积极探索。
本届大展跨越千山万水,以“影像”为媒连接海内外,来自日本、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希腊以及台湾、香港、澳门、青海等各地摄影师们到贵州采风创作,让更多人从镜头里见到多彩贵州。
在最精简的时间里、浓缩的空间里,红飘带(贵州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贵州修文县王阳明纪念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四馆”联动,从这里再次了解贵州。
本届大展组织采风创作、文化交流等活动20余场,面向全球征集到关于贵州的摄影作品2万余幅、视频500余条,主展现场精选2000余幅/条集中展出。观看中,贵州的人文地灵,多民族风情,让我感动惊喜,我更感兴趣的是红军在贵州的长征红飘带图像。
这一部分主要展现贵州的红色文化,包括红军长征在贵州的重要会议会址、重大战役遗址,从贵州走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故居等红色遗迹,以及在这些土地上今天人们的幸福生活。在展陈上,使用了红色和黄色勾勒出贵州山峰的形状,它的走向模拟中央红军在贵州的路线形状,象征贵州作为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地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此展线上还展出了红军在贵州的重大战役和重要会议故地影像作品。许多地方我曾未去过,太好了!
更令人惊喜的是入口处征集到大展开幕式遗存的嘉宾证、媒体证和成套纪念书签等,天道酬勤,历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