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会址
地处上海原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属典型上海石库门风格建筑,建于1920年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海盐塘路188号南湖景区内。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中共一大会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2人: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李达、李汉俊、刘仁静、张国焘、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议在召开过程中曾遭到帝国主义密探的干扰,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陈独秀担任书记。从此,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位于上海市静安区老成都北路7弄30号, 纪念馆为两排东西走向的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砖木结构二层,墙开有矩形门洞、石质门框,基本保留民国四年(1915年)始建时的建筑风貌。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展览》涵盖“开创与探索”、“旗帜与道路”和“实践与发展”三部分。着重表现了由中共二大所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以及其他重要的决议案,迅速成为党领导各阶级展开革命运动的一面旗帜,中华民族从此走上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斗争的新征途。
1922年7月16日~23日,中国共产党在此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这次大会的有陈独秀、张国焘、李达,还有上海的杨明斋、北京的罗章龙、山东的王尽美、湖北的许白昊、湖南的蔡和森、广东的谭平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李震瀛、青年团中央的施存统等,共12人,代表着全国195名党员。
中国共产党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大会制定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次提出了统一战线——民主联合战线的思想,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对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青少年运动提到要求,第一次公开发表了党的宣言,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选举陈独秀为委员长。党的二大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中共四大会址纪念馆
中共四大在大革命洪流中于1925年在上海召开,大会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大会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
中共“四大”纪念馆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绿地公园内,一座砖红色方正建筑庄严大气。建筑面积为3180平方米,展览面积约1500平方米,由序厅、主展厅、影视厅和副展厅等组成。距中共四大纪念馆约700米,一处居民区内立着一座石碑: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遗址。20世纪30年代,中共四大会址所在的石库门房屋于一二八事变毁于日军侵华炮火。1987年,有关部门明确虹口区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为会议遗址。
注:下期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