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人语丝(一)
保定 陶万春
人生经历几十年,尝遍酸甜苦辣咸,好人孬种都见过,惟有“真诚”记心间。自打入了门票收藏这个门后,对真诚这两个字的体会更深了。真诚是自尊与尊重别人,是为人处世之道,也是人的价值体现。不随波逐流,不媚俗奉承,藏家才愿意与你交集。
大家都明白三省吾身的重要性,可惜,在这个物欲横流且金钱至上的时代,人们在孔方兄的驱动下,迷失了自我。门票收藏活动,不是财富自由的圈子,说到底是享受这个愉悦的过程。为钱而来,请你别走这条溜光大道。
因为这张薄纸,你我走到了一起。世上道路万千条,咱们携手一块跑,这是上辈子结的缘。但有些同好,为了一枚门票的得失,为了争个协会领导的座次,一言不合,反目成仇。友谊像空气,平时没有人重视它,但一旦失去了,才发现我们无法呼与吸。券人在一起,除了握手言欢,还要共同面对。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皆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夜雨孤灯赏门票,是有一番别样韵味的。灯影下,昏黄的光线染得雨丝也微亮。一枚一枚的翻看着心仪之物,时而心定神往,时而发呆端祥,时而淡淡一笑,此时便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了。
放眼人生单程路,有去无回,生老病死也是常态。生命本无常,由不得你和我。虽然说我们无法治愈这悲伤的世界,但仍然可以用门票收藏活出一片天地,活出精彩的自己。
曾囯藩把下属幕僚门客分为四种人:有本事而没脾气,有本事又有脾气,没本事也没脾气,没有本事而有脾气。做为一个门票收藏达人,要争取做第一种人,有收罗天下钟意门票的本事,而无对人对事发脾气的毛病。
人在年轻时,有大把大把的时间,但不耐烦等待。人到了晚年,时间不多了,反而学会了耐心等待。因为老家伙阅历丰硕,经历丰富,心静如水,善于应对各种各样的事情。心仪的门票尚未到帐,等;想编的券集没构思好表现形式,等;心里的论文论点论据难以确定,等。读历史也好,看戏剧也好,与门票收藏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在善于等。
生活其实很简单,让多情的人搞复杂了。正如丰子恺先生说的:生活不是有钱人的,也不是无钱人的,生活是有心人的。门票收藏者个个都是有心人,所以说咱们不是活着,而是在生活。
都说门票收藏,是小众的玩艺儿,实则过程充满了艰辛。当年,山西灵石的任文奎老师,为得到一农村景点门票,大年三十赶过去,不巧掌握自制门票的村支书串亲戚去了。他就在爆竹声声的夜晚等候,第二天终于搞定了整整一本门票。北京的马明言等老师,不俱风霜雨雪,先后排了一年的队,将北海公园和天坛公园的节气门票收入囊中。承德的钱宝林老师,每当有人到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他都会担任导游+摄影师,不厌其烦,赢得了众多的赞誉……自己选择的路,义无反顾的向前,有苦不言是智慧和力量,他们在淡定和从容中,悟出来生命的真谛。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一书中写道“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即使世界偶而薄凉,内心也要繁花似锦,浅浅喜,静静爱,深深懂得,淡淡释怀。望远处是风景,看近处才是人生,唯愿此生,岁月无恙;只有温暖,不语悲伤。”读到这儿,我己是泪流满面。遥想当年,罗文革老师,单身一人,提着两个装满门票的提包,奔波在天南地北的交流会间,最后因车祸倒在故乡的土地上。北京的赵建春老师,带着疲惫和兴奋从“人说无锡好地方”交流会归来,因心梗倒在北京地铁站台上。无锡的山西人骆志方老师,到京城采风,住最廉价的青年旅舍,一天跑七八个国保景点,像上满了发条的闹钟,一直向前走。他们的执着,源自于对门票收藏活动的酷爱。
一个成功的门票收藏家,要能做到四不囿。一是不囿于法。不为常规所拘,另辟蹊径,成独树一帜藏风。二是不囿于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三是不囿于己。不可刚愎自用,目中无人,而应虚怀若谷,求教有方,化茧为蝶。四是不囿于名。求名而不好名,有名而不恃名。所谓弃小名,求大名;弃今生名,求万世名。
人活着什么最重要?答:快乐!门票收藏人是快乐的,不言而喻。玩门票挣大钱,是天方夜谭。但从心底里喜欢,并在这个把玩的过程中找到了乐趣,也就提升了快乐的等级。
~2024年8月12日写于府河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