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海河东路走到刘庄桥,左转走进大直沽中路,几分钟后就来到了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位于河东区大直沽中路,占地5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是天津市第一座遗址类博物馆,于2002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博物馆主体建筑中央为元明清大殿基址,周围设两层展厅。展览的主题为“海洋的旋律”,以二百余件出土文物及与海洋文化、妈祖文化有关的船舶、建筑等复原模型和三百幅图片,向观众展示古代人类从事海洋文化实践活动、天津城市的起源、妈祖文化现象、遗址的发掘等内容。
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陈列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浩瀚的海洋”,讲述了中国古代先民对于海洋的认识和利用;第二部分“神气的妈祖”,讲述了妈祖崇拜的产生、演变和流传;第三部分“海与河的城市”,讲述了天津古代城市的形成、发展和海洋的关系;第四部分“永恒的遗址”,讲述了大直沽天妃宫的历史及遗址的考古发掘。
博物馆主体建筑中央大厅展示的是考古发掘出土的元代建筑基址和明、清时期天妃宫大殿基址,其周围设两层展厅,200米长展线,展出200余件遗址出土的文物及300余幅图片,元朝海运的兴盛,促使了中国北方地区第一座妈祖庙——大直沽天妃灵慈宫(1281—1284)的诞生,它比建于明代永乐2年(1404年)的天津卫城早100多年。
数百年来的颓废兴衰,留下了积淀深厚的古遗址。博物馆内拥有清代天妃宫大殿基址的考古发掘现场、按比例缩小的“明代郑和1号宝船的船体模型”及其福建地区“妈祖庙会”盛况的多媒体演示。
2020年6月,“龙城瑰宝——朝阳北塔出土重要文物展”在天津市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与公众见面。朝阳北塔历经三燕、北魏、隋、唐、辽五个朝代,其出土的金银器、瓷器、水晶、玛瑙、琥珀、玉器等珍贵文物深具各时代典型特征。其中部分珍品更体现出古印度、波斯等文明影响的印记。
2021年10月,“彩韵陶魂——甘肃出土彩陶精品文物展”为纪念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在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举办,展览共展出甘肃出土彩陶文物精品近60件,展示了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等不同历史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以“初始”“繁荣”“鼎盛”“余响”概括和表达彩陶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向观众介绍甘肃彩陶及彩陶艺术的文化价值。
博物馆由王光英题写馆名,2002年3月,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直沽中路7号海河大厦院内也有一座展览馆,即天津建筑工法展览馆。天津建筑工法展览馆属于科技类展馆,拥有主题展厅面积2200平方米,年开放天数314天,年接待量5万人左右,其中馆内展台90座、全景模型50座、实物展品373件/266套。现在共收集历史照片和典型建筑照片600幅,整理各类工法资料近百项,展览馆共设置古建筑营造园林和洋楼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建筑和桥梁工程四个展厅,涵盖了古建筑、园林、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地下建筑、大型桥梁等各种结构体系的施工工法。
多年来,建筑工法展览馆还面向社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专题科普活动:青少年特色主题展览活动;“科学用水”科技周活动;“创新引领共享发展”科技周活动;“创新在我身边”主题科普活动;推动绿色建材发展论坛新产品新技术交流会等活动。先后走进电台录制“我爱科学”直播节目,在馆内录制了“峰狂实验室”少儿科普电视节目;走进施工一线举办“工地大讲堂”,给建筑员工讲解建筑工法;走进市民中间宣传绿色建筑知识。
注:此篇为津生先生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