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尊师第一台

陕西:张景生
显示日期2010-09-10;访问次数:794; 电脑端

今天是教师节,我家几代人都是教师,理应予以庆贺。作为门票爱好者,理应以门票庆贺之。可惜我还没有找到非常恰当的庆贺的门票,这时我想到了距离我家乡最近的一个旅游景点——燕伋望鲁台。这个景点虽然没有发行过门票爱好者最喜欢的门票,但其流传的故事却十分动人。

孔子是中华圣人,也是最早的教师。他在2500多年前就已经授徒讲学,开始了杏坛之旅。当时,孔老先生远在山东,却有一个学生出于我们凤翔近邻千阳县。这个学生名叫燕伋,居住在西部山区小县千阳,世代务农,但他的父亲却知道远在几千里的鲁国(今山东)有个孔子在招生。这在今天来看,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一桩,但在那时,没有任何现代传媒可以使招生信息传到千里之外,唯一的传递方式只能是口头或者书信,我不得而知燕伋的父亲怎么知道的,总之,22岁的燕伋负笈千里,长途跋涉,终于到达曲阜求学了。这一学就是5年!学成归乡,他为了把孔老师的学说广为传播,也在大西北、千阳县设塾授徒,首开西部教育之先河。之后,他又先后两次再次奔赴鲁国,亲聆老师指点,学习教学之精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58岁时,老师孔子逝世,燕伋在鲁守灵三年,极尽弟子之礼。燕伋由于勤学好问,刻苦钻研,深得孔子真传,被后人列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陪祀山东曲阜孔庙。终燕伋一生,在鲁17年,往返于秦鲁千里之间历三次,其人求学拜师之执着,其间风霜旅途之艰辛,我想大家都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燕伋回到家乡,兴学执教之余,每每思念恩师,就登上塾所背后的高崖上,遥望鲁国方向,寄托对老师怀念之情。每次登高,他都要用衣襟捧一抔土,垫在脚下,以图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天长日久,成年累月,燕伋捧到高崖上的土竟然积累成一座小丘!这座小土丘就是被后人称之为的“望鲁台”,意指“遥望鲁国,怀念恩师”。这普普通通的一座土丘,被赋予了伟大的含义,得到后代永远的维护,流传至今,尊称为“中华尊师第一台”!

 

望鲁台,是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师重教的见证,是传统美德的载体。2007年,我随我县老年自行车漫游队骑车翻山越岭,亲往望鲁台游览,登临土丘,感慨不已:为燕伋的求学精神,为燕伋的尊师美德,更为西部地区早在2500多年前就对知识的渴求和崇尚!

(2010.9.10.)

【编辑:王建池】

编辑:王建池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0-09-10 07:25:32

几代为师,举家贤者,令人敬佩!
祝福张老师全家节日快乐!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0-09-10 07:32:42

教育之家,令人敬仰!祝张老师教育节快乐!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0-09-10 08:23:31

谢谢,谢谢建池先生和明新老师!

姓名:张武鸣; 时间:2010-09-10 08:52:54

书香之家,令人景仰.祝张老师全家节日快乐!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0-09-10 09:59:30

教师世家,令人钦佩!祝张老师全家教师节快乐!

姓名:陈洽群; 时间:2010-09-10 11:03:26

谢谢张老师的文章,总是那么生动感人。

姓名:陈洽群; 时间:2010-09-10 11:11:37

希望常看到张老师的文章。

姓名:张宝贵; 时间:2010-09-10 11:17:56

今天的鲜花为您怒放,今天的赞歌为您歌唱。祝张老师全家教师节快乐!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0-09-10 12:39:23

祝愿张老师全家教师节快乐!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0-09-10 15:20:11

再次感谢大家!节日同乐!!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0-09-10 16:17:09

可敬的教师之家,遥祝张老师全家教师节快乐!

姓名:; 时间:2010-09-10 18:34:12

感动、感慨、感谢!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0-09-10 19:30:16

望鲁台,是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见证,第一次听说,长见识了。谢谢。
祝张老师全家节日快乐!

姓名:任文奎; 时间:2010-09-10 19:56:15

看到张老师的文章,让我长知识了。祝您教师节快乐。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0-09-10 20:38:03

谢谢张老师为我们传播知识,祝全家教师节快乐!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0-09-11 10:19:36

再次感谢朋友们的祝贺!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