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中共洛阳组纪念馆
洛阳 任昉皓
(原载《新乡门券》2024年第3期,总第135期)
收藏到“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2024年限定纪念票的时候,喜悦的心情油然而起,这组纪念票绝对是门票收藏爱好者的福音,弥补了该馆纸质收藏品的不足。设计风格参照了中共一大会址的2023年限定纪念票,一字排列,宛如一幅幅深邃历史画卷,更加彰显了社会各界对中共洛阳组的高度关注和崇高敬仰。
河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五股路五街坊3号郑州铁路局洛阳机务段段内。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河南创建的第一个党组织,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北方地区最早发展的4个党支部、党小组之一,在中共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早在2005年,铁路部门刚刚筹建“中共洛阳组”纪念馆时,我就在新闻报纸上得知此事,就萌生了去现场去看看的想法。由于该馆处在铁路工区之内,基本上不对外开放,当时也没有什么定位和导航,以至于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机会近距离的去参观学习。2019年八一前夕,单位要组织了曾在军旅生活过的老兵开展党建活动,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去这里参观,虽然我不是行伍出身,但对此仰慕已久,一直放不下心愿,同时因为党建活动是由我来负责承办,于是提前踌躇满志地备足了功课,联系好对接负责人,谁知在出发前因为工作任务冲突,我不得不放弃了这次活动,换成其他人带队去参观。第一次组织参观就这样失之交臂了。
直至2020年,我才第一次走进了“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进入纪念馆还是需要从洛阳机务段厂区大门进入才行。同时为了配合纪念馆提升改造,党史研究部门和档案部门为此在全国范围开展了资料和实物征集收集工作,档案局的微信公众号上详细描述了征集人员北上南下不辞辛苦,跑历史档案馆查询资料,到当事人的后辈家人中采访记录以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有关情况,每一期公众号文章我都会认真阅读。改造后的纪念馆总面积由原来的2800平方米扩展到5200平方米,分为东、西两座“姊妹楼”展区,共包含12个独立展厅。纪念馆还是位于展览就设置在几座法式建筑,是20世纪初由帝国主义列强在修建陇海铁路时所建的办公用房。在西侧展区,有序厅、第一展厅至第四展厅;东侧展区为第一展厅至第七展厅。整个展陈分为“五四惊雷 开天辟地”“工运先声 星火燎原”“薪火相传 古都新生”三部分,展出实物、图片等120多件。展览馆舍虽然地方狭小,但展陈布置还是因地制宜,也体现了举办方的良苦用心。我作为参观活动的联络员,一方面要组织好活动,一方面要深刻了解学习这一段激情蓬勃的历史岁月,还要趁机四处搜寻一些纸制品。这次参观学习,虽然没有收集到纸制品,但毕竟是实现了自己一桩心愿。
第二次参观,是在2022年9月参加市委党校组织的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的活动。这一次参观学习又有了别样的感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决策部署,洛阳市启动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的保护展示和改造提升工程,打造一座集党史展览陈列与党建教育为一体的大中型历史类纪念馆,参考了国内外的中共一大纪念馆、辛亥革命博物馆、第二次世界大战博物馆等同类型项目,结合中共洛阳组纪念馆内两座保留的历史建筑,于2021年6月29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建成开馆。整个纪念馆通过极具标志性的红色清水混凝土作为主要外观和建筑材料,彰显红色教育基地的主题。这一次我作为一名党校学员,没有了联络员的工作职责,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参观学习过程中,慢慢看、细细品,聆听讲解,感悟中共洛阳组成立前后的历史故事,重温激情澎湃的革命岁月。
这一次的实物收获,是一把铁路路灯造型的茶杯,一枚中共洛阳组纪念馆的实寄封,两枚工作胸徽和中共一大会址的简介,在中共洛阳组纪念馆收集到中共一大会址简介,可见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可谓是众多红色纪念馆的良师益友。
第三次的参观是在2023年的五一假期期间,那天,下着濛濛细雨,参观的游客不多。 由于纪念馆太大,中共洛阳组的历史资料等内容已不能满足展馆面积的需要,所以纪念馆里另开辟了许多主题展。这次参观就是慕名参观各种主题展,有河南省红色资源巡礼展;有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二十大主题展;有洛阳革命建设发展史等。全国的红色教育基地非常多,不可能一一都亲自到现场,但通过主题展览,可以弥补不能亲临现场的不足。可能是布展时间紧凑,经验不足的原因,还存在一些缺憾,特别是在介绍洛阳解放后的历史,藏品份量明显不足。
因为是红色教育基地,加之前几年电子预约参观的风生水起,感觉是不是就收集不到“中共洛阳组”的参观门票了?直至微信朋友圈里有人晒出来“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2024年限定纪念票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孤陋寡闻。急忙托人打听此套纪念门票,其中还不忘私情应约帮朋友搜寻。直到朋友的朋友将门票拿过来的时候,打开那一刹那,心情顿时清新明朗了许多,这种满足感、幸福感不是简单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可以说,多年来夙愿总算如愿以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