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背后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河北石家庄:刘会英
显示日期2024-08-21;访问次数:564; 电脑端

 今年八月八日收到浙江省门券收藏专委会徐彬会长寄来的门票,打开信封在众多门票当中有一枚长江漂流纪念馆门票映入我的眼帘,只见门票主图是几个人乘坐橡皮艇在激流险滩上漂流的画面,门票上方一行红字“长江漂流纪念馆”。从门票背后简介上看到:长江漂流纪念馆位于虎跳峡谷4公里处,纪念馆内珍藏了大量珍贵照片与资料,真实全面地再现了1986年震惊世界的长江漂流一幕,纪念馆以弘扬民族拼搏精神为主题,观后使人振奋,无愧是一部爱国主义好教材。

085d92fd9fc9f808d16990a6da593d3.jpg

长江漂流纪念馆门票

 因为当时的网络新闻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对此事件还不了解,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从资料上查找到长江漂流背后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长江漂流缘起在1985年,美国职业探险家肯·沃伦打算完成世界上第一次长江漂流。而这个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青年漂流爱好者的热情,“中国人的长江,应当由中国人完成首漂”。1986年夏天,西南交通大学摄影师尧茂书只身漂流长江,尧茂书在金沙江一个险滩遇难,之后事件发酵,很多年轻人热血沸腾,打算“前赴后继”。家人不让去,就和家人断交。此后,民间自发组织洛阳队、政府支持的中科队,也相继开始长江漂流。

 虎跳峡是中国两只漂流队遇到的最危险河段之一,利用碉堡式密封船,洛阳队和中科队成功漂过虎跳峡,成为民族英雄。在被亢奋的爱国主义情怀裹挟下,长江漂流一共持续了5个月,造成当时参与漂流的中美队、洛阳队、中科队三个队伍共有10名队员遇难。中方设备缺乏、技术落后,几乎是在靠勇气“作战”。

 长江漂流能够引起那么大的反响除了其爱国主义精神,更多的还是能够让人们意识到人这一辈子就是要有一种精神,就是要有一点故事,当他回首往事时能为自己没有虚度年华而自豪,不会因为自己碌碌无为而羞愧。


                                                2024年8月19日


编辑:吕凌

姓名:伍远琥; 时间:2024-08-20 09:48:17

刘会长的文章也勾起了我对长江漂流勇士们的记忆。记得那段时间每天必在报纸上关注长江漂流的消息。给刘会长点赞!

姓名:李金燕; 时间:2024-08-20 09:56:04

盲目逞雄丢性命,不可取也。

姓名:小殷; 时间:2024-08-20 13:01:56

有奋勇拼搏的精神固然很好,但还需要有客观的科学态度,不可盲目才好;否则,付出的代价太大,就有些得不偿失了。个人见解。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24-08-20 13:21:04

伟大的壮举,勇士们的精神永在。谢谢刘会长好分享!

姓名:熊斌; 时间:2024-08-20 13:48:45

不作死就不会死,珍爱生命,科学探险。感谢刘会长精彩分享!

姓名:郝兆宁; 时间:2024-08-20 18:00:36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姓名:姜莉莉; 时间:2024-08-20 18:10:46

安全前提下的行为方可取,珍爱生命

姓名:黄建忠; 时间:2024-08-20 18:25:13

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通过一张门卷引申出来,更加激发了对门卷背后的故事探索欲望。受教了

姓名:郭明法; 时间:2024-08-20 18:34:38

激流勇进,科学探险,生命高予一切。

姓名:王志豪; 时间:2024-08-20 19:48:47

鉴赏门票也是一种景区旅游!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24-08-20 20:44:21

向刘老师学习!有此门票,没有研究。

姓名:雪中梅; 时间:2024-08-21 01:35:14

不理解冒险漂流的意义

姓名:陈建文; 时间:2024-08-21 08:18:51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那是一个血气方刚,时刻要用某种壮举振兴中华的时代!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24-08-21 08:49:02

透过门票了解其相关联的故事,是培养收藏兴趣、丰富收藏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谢谢刘会长创作分享!

姓名:陈捷; 时间:2024-08-21 09:00:50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4-08-21 09:05:11

学习了,谢谢分享!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4-08-21 09:06:07

确实鲜为人知,故事有吸引力!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4-08-21 09:24:28

冒险提振了爱国主义精神,设备的落后反映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刘会长的文章发人深思!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4-08-21 10:11:30

谢谢刘会长分享!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4-08-21 11:14:30

门券引发故事。点赞!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4-08-21 11:29:16

珍爱生命,科学探险!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4-08-21 12:01:33

拜读了,谢谢刘会长分享这令人惊谔的故事。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4-08-21 13:08:50

激流勇进,科学探险,欣赏学习!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24-08-21 13:34:26

拜读了,谢谢分享!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4-08-21 13:37:08

欣赏了!谢谢刘老师的分享!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4-08-21 14:43:57

欣赏过美景虎跳峡。

姓名:张新国; 时间:2024-08-21 14:54:14

漂流背后,鲜为人知……

姓名:刘会英; 时间:2024-08-21 16:33:30

感谢各位老师的跟帖鼓励,为了国家的荣誉,当时第一位长江漂流的勇士尧茂书的妻子已经怀孕四个多月,他不顾妻子劝说,义无反顾的走了,还有的漂流者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宁可和家里断绝关系也要漂,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但没有安全保障而狂热漂流付出生命还是值得探讨的。

姓名:钟杰; 时间:2024-08-21 16:43:47

拜读了,谢谢刘老师精彩讲述!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4-08-21 17:41:13

激流勇进,科学探险,谢谢刘老师的分享!

姓名:丁献梅; 时间:2024-08-21 19:47:06

谢谢刘经理分享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4-08-21 19:50:00

对诸多冒险的项目都不理解,有科考价值吗?谢谢刘老师分享!

姓名:李荣; 时间:2024-08-21 20:03:21

会英老师,1986年长江漂流时发行过一套途经漂流地的纪念封。

姓名:张岩; 时间:2024-08-21 21:40:59

那时的漂流是职业漂流,现在的景区漂流与那时没法比。

姓名:韩文彬; 时间:2024-08-22 08:56:27

感恩分享!小小的门票内含有一段非常不平凡的历史。也完整反应了我国当时人文情怀,和社会经济。谢谢会英让我这么完整的了解这起漂流故事!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4-08-25 00:20:24

拜读,感叹……彼时今日的社会背景等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留下的只是对大自然应有的敬畏……(尧茂书的故事当年也是对旅游爱好者的一种激励,彼此揭开的中国旅游探险的新篇章)

姓名:李国林; 时间:2024-09-02 00:48:41

好的分享是历史知识,是记录生活,给人以启迪。刘老师谢谢分享。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