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度下杭州(上)
龙小平
贵阳避暑时一直关注杭州天气,都是高温42℃。畏热的我犹豫了!去不去?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40年前我到过杭州,40年来最忆是杭州,时值中国报协集报分会四届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暨2024杭州•江南集报论坛在杭州召开之际,作为一名资深集报家不应缺席呀!集报活动40周年,最忆40年,再加上今天高温40度,三个40,终成圆满!与集报界报友喜相逢在人间天堂真是天赐福份,千载难逢!坐绿皮列车卧铺车19个小时到了杭州南站,走出车外,一股热浪迎面而来,就当是杭城对我的拥抱吧!坐上地铁5号线,收到第一份惊喜:年长者免费坐车可领到一枚地铁乘车卡,钱塘江大桥和塔历历在目,逗人喜爱,出站时我收藏了!
近20站才到好友张雪根的家,车厢的空调让我忘记了42℃。走出地铁,再次接受热浪的洗礼,进了雪根友的别墅,再次享受夏日的清凉!
民间有个段子:不到北京不知自己官小,不到上海不知自己钱少!到了张家才知道自已报少!他家26个书柜满满,120个文件夹分门别类装满了清代报纸100余种、民国报纸600余种、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报纸10000余种、民国杂志200余种、文史类杂志创刊号2000余种、文史类书籍8000余种,时间横跨337年。为方便查找,文件夹上清晰标注了“国庆报纸”“民国报纸”等注释标签,共有40个专题。百年光阴浓缩于泛黄的新闻纸,当历史片段重现,翻阅中不禁让人感慨岁月如梭。
为不过多影响朋友中午休息,我短平快参观即告辞,前往他家附近的博物馆群参观。据说杭州市博物馆共54个,38个为国有博物馆,16个为民间博物馆,其实远不止这么多。坐落于大运河边桥西历史街区的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正成为越来越多杭州人节假日的出行选择。
博物馆群落,由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组成,自2009年陆续建成开放以来,秉持“保护+创新”理念,以刀剪剑、扇、伞及杭州地区的手工艺和工艺美术传统文化为主题特色,通过历史文物和当代艺术精品的收藏陈列,以深耕厚积的学术研究、活态多元的展示传播、丰富新颖的公共参与活动,努力打造工艺美术与非遗保护的展示窗口、交流平台和行业桥梁,于2020年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为了让博物馆更吸引人,尤其是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工美馆结合其他几个馆区的主题特点设计了代表四个馆的IP形象,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和中国伞博物馆结合,打造“不见(与“剑”字同音)不散(与“伞”字同音)”主题;结合中国扇博物馆和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打造“尽善(与“扇”字同音)尽美”的故事。这些IP形象被应用到基本陈列和博物馆的宣传推广里,还开发了一系列的文创产品,让观众有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中国伞博物馆序厅长廊是超级出片的拍照圣地,入口的长廊顶部保留原先的红伞造型,过道空间的两边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墙面投影四季变化的江南烟雨景色,地面投影春雨、夏雨、秋叶、冬雪的自然意象视频画面,沉浸式体验感一秒拉满,充满神秘色彩。
除此之外,还有古街伞铺、伞与文化区域、伞舞剧场、雨巷场景、英国伞街等打卡点,运用多媒体手段,大大优化了陈列展示效果,为观众提供沉浸式观展氛围、多样化交互体验。
在这里,你可以与虚拟数字人物伞馆代言人“婳伞”对话,了解更多关于伞的文化知识;可以直观清晰看到在多媒体技术加持下,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场景,通过大屏两侧新增的触摸查询屏,查阅更多历史文献资料;还可以伴随着有多媒体动态的江南雨景,仿佛置身于,大家可以撑起油纸伞,扮演戴望舒的诗歌《雨巷》中的“丁香姑娘”。
我是走马观花,欣赏着年轻人们的快乐体验,幸福的笑容,仿佛也沉浸在其中……
只可惜均无门券,盖了一些纪念章得许安慰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