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黔古道——五尺道
古时中原王朝入滇通道有四条:1.五尺道(南夷道);2.灵关道(西夷道);3.邕州道(滇桂古道);4.普安道(滇黔驿道)。除灵关道不经黔地入滇外,其余三条道路都需要经过贵州进入云南。贵州成为 “湖广、四川、云南喉衿之地。”
百越古道(邕州道),以前在《广西古道》系列文章里讲过,本次分三篇文章主要介绍位于滇黔边界处的五尺道、普安道、奢香九驿(龙场九驿)及其部分重要关隘。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原王朝对南中地区的统治,制定了“通道置吏”的策略,而命常頞主持修建由四川宜宾通向云南曲靖的道路。这是第一条通往云贵高原腹地的官道,因沿路山高水险、崖坚难凿,路宽仅五尺,故称“五尺道”。之后汉、唐、明、清历代大一统政权相继在“五尺道”的基础上拓宽延伸线路,成了“南夷道”“石门道”“叙昆驿道”,再与其他段的驿道相连,通过云南昭通、昆明、大理,东可到越南、南可达到缅甸,甚至远至今印度、阿富汗,形成了著名的陆上南方丝绸之路。
这条道路的走向为:(四川)宜宾→水富或珙县→筠连→(云南)盐津→豆沙关→大关→昭通→(贵州)威宁→(云南)可渡关→宣威→曲靖。
时过境迁,这条使用了2000多年的古道如今仅剩四川珙县、筠连段,云南盐津豆沙关、大关段,宣威可渡关段等部分片段留存。这两年游览了云南盐津豆沙关、宣威可渡关这两段驿道。
盐津豆沙关驿道遗迹位于盐津县城西南22公里关河东崖绝壁之上,残长300余米,石灰岩铺就。道上关隘豆沙关大致始设于隋朝,是中原入滇第一关。唐初在此建关楼称之为“石门关”,明朝称“罗佐关”,清朝时该关以彝族守关将领“豆杓”的名字命名,后讹字作“豆沙”,并沿用至今。原关楼毁于上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后重建,关楼匾额“石门关”为楚图南所书。
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南诏与唐王朝发生冲突并爆发战争,驿道断绝、关隘闭塞。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南诏王异牟寻派使者请求重新归唐,翌年唐朝廷派御史中丞袁滋持节赴云南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关门重开,袁滋在崖壁上题记,以纪此行。千年之后,石刻处建起了唐碑亭以作保护,一般人难见其真容。
宣威可渡关驿道位于宣威市杨柳乡可渡河南北两岸,全长五千米,全部用不规则石块铺成。明初,傅友德、沐英平定云南时在此建关,如今尚能见到南关门、古驿站、古校场、可渡桥等明清至民国时期的遗物。只是早没有了“弹丸岩邑,南通六诏(大理),北达三巴(四川、重庆),东连金筑(贵阳),行旅冠囊,络绎辐辏”的繁华。
至于古道上的往事,不得不提四川籍状元杨升庵。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杨升庵因“大礼议”事件被充军云南永昌(今保山),从普安道胜境关入滇,开启在云南服刑、谪居生涯。在云南6年间,曾多次经可渡关回蜀地。五尺道、普安道均留下了他的足迹与诗篇。可渡河畔翠屏崖上的巨幅摩崖石刻“山高水长 水流云在”8字相传就出自这位状元郎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