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我们将迎来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的重要纪念时刻,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创造的举世闻名的人间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经历的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
红军为何要进行长征?而且行程长达二万五千里,毛泽东同志在长征中是怎样带领红军走出困境的?带着心中的疑问,通过反复学习和深入研究党史、军史以及集合自己收藏的红色门票,对长征的重要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1934年阴云笼罩下的江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占据上风,极力排挤毛泽东同志对红军的领导,致使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造成苏区政权摇摇欲坠,革命根据地岌岌可危。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为了拯救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中央红军迫不得已撤离井冈山,退出中央苏区。10月10日开始,中央机关和主力部队8.6万余人从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踏上了北上的漫漫征程。
面临着敌我力量的悬殊;面临着自然环境的险恶;面临着党内分歧的危机,长征路上举步为艰。当红军突破了敌军四道封锁线,转移到湘西地区时,遭遇了五倍于我的敌军疯狂阻击,一场湘江战役,人员锐减三分之二,只剩3万余人,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湘江。冲破重围后,身处绝境的队伍在毛泽东同志的坚决主张下,放弃了北上,决定西进。在黎平,一举突破了被国民党号称固若金汤的乌江天险,攻占了遵义。从此,正式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在毛泽东同志的直接指挥下,红军采取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界区域,迂回在几十万敌军的重兵之间,穿插急进,神速南下,攻占娄山关、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高耸入云的夹金山、穿过荒无人烟的茫茫草地、出奇制胜拿下天险腊子口、登上崇高峻岭的大山脉六盘山主峰,打通了进军陕北的通道,这些重大事件被一一写进了党的历史。
毛泽东同志率领下的红军,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跋涉和艰苦斗争,于10月19日,抵达陕北吴起镇,在22日的政治局扩大会上,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红军其他三支主力的战略转移,也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冲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封锁,排除了张国焘分裂中央的阴谋诡计,跨越十几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实现了大会师,党中央进驻延安,延安成为党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心,成为革命的圣地。
长征的胜利,推动了抗日民族战线的形成,加速了中国革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迂回、巧夺、突破,以弱制强、以少胜多、以变制变,游击战、运动战、速决战,长征中,充分展现了毛泽东同志运筹帷幄、足智多谋的军事战术;体现了毛泽东同志用兵如神、出神若化的超凡天赋;彰显了毛泽东同志当机立断、克敌制胜的指挥才能。
黎平会议的反思、猴场会议的选择、遵义会议的确立、懋功会议的决定……,一次次扭转乾坤的重要会议;一场场化险为夷的重大战役;一项项力挽狂澜的英明决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胜利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万里长征,毛泽东同志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长征是一部英雄的史诗,谱写中国红军身先士卒、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长征是一座不朽的丰碑,象征着中国人民坚定信念、增强毅志的革命精神;长征是一面闪耀的旗帜,引领着中华民族一往无前、走向胜利的华夏瑰宝。
伟大的长征,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90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红军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纪念红军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和使命。让我们铭记历史,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在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