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分外明,秋色明媚月动听。花好月圆人欢庆,福灯璀灿暖万家。

广东广州:李伟钦
显示日期2024-09-17;访问次数:247; 电脑端

9aae8cdcca36790866352cc460f25ea.jpg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ee7da98f938e380d08fc06e63ddb35.jpg

ad27146020c8389423e836d50836d92.jpg


SS:网站文件:1726242399633985.jpg;原始文件:ab2469bdb48b7277ac1ea43c3c74624.jpg1e1868d05da83ae8f9c2dfc4762b199.jpg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不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4ba90762be612849b47c210fc981d6a.jpg3fca0e04435b0c16e7288d267efdd09.jpg

SS:网站文件:1726243544634425.jpg;原始文件:73817602b7fa638e8da36f9b1e89a15.jpgSS:网站文件:1726243556173604.jpg;原始文件:ff0b61eae88bba1b9f16b5fb30c758e.jpg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

a44f3b55f7d8536ce9b241999418b48.jpg

 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

SS:网站文件:1726244423775370.jpg;原始文件:ed7b0b8dcaf61ae5baf8cdde03539be.jpg72c922a97acf0d05b16c7f9429a8dea.jpg

65d267eb99374fc9565ff03b9293794.jpg

252f7184cc0dda5e5ac009744ea9a59.jpg

 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5dad06eb186a7bcb932a47b76e10436.jpg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

78e4cbbe81148eebbf844f3145b9f16.jpg

 中秋节。迎寒和祭月,设香案。[8]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0e9570799c7b2d6e5d3b7ebd48ebdbf.jpg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民间拜月中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厂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回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3aa03e404cdba24de6b848d22a06b52.jpg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梁录》也有观潮记载。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权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仅次于元宵灯节。

bc28a6a49c2aca4d686d58cf8e15d40.jpg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月饼。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8ee5016c65d47f1ba40002c04c68b30.jpg

 玩花灯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

 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有‘将

 “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在广州文化公园自1956年开始便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印发了一系列设计考究图案精美的接待嘉宾请柬。

49ed6aa500b759c4b6a8dc1b946790d.jpg


 花灯神话传说

 嫦娥奔月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85bcf871634d8ae747fb8b4e99fb5f0.jpg

 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

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0ad224ca88606e7a7bff964eaeb05b9.jpg

 玄宗故事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广原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091ef30108d7642a92a3f2a7be57012.jpg


编辑:吕凌

姓名:李伟钦; 时间:2024-09-16 18:34:40

非常感谢吕会长的热情支持和帮助!能够让此拙作中秋灯会门票于中秋佳节前夕与各位老师们一起分享!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24-09-17 04:32:01

品优雅诗文,赏珍贵门券,抒券情友情,度快乐中秋。感谢并祝福李会长!

姓名:熊斌; 时间:2024-09-17 08:49:55

每逢佳节倍思亲,问候天涯券友们!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4-09-17 09:25:44

李老师中秋节快乐!

姓名:秦勇; 时间:2024-09-17 09:33:47

欣赏了,中秋节快乐!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4-09-17 09:43:22

谢谢李会长!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4-09-17 10:52:0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姓名:张有发; 时间:2024-09-17 11:36:04

欣赏佳券,拜读文章,增长知识,多谢分享!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24-09-17 12:11:12

点赞!祝李老师和家人福满中秋!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4-09-17 15:20:49

欢乐中秋,尽在文中。谢谢李老师分享!

姓名:吕凌; 时间:2024-09-17 15:25:44

文票俱佳!喜欢

姓名:周连会; 时间:2024-09-17 15:48:56

学习美文,欣赏佳票。点赞!

姓名:李伟钦; 时间:2024-09-17 15:53:46

天涯共此时,灯靓月圆人团圆!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4-09-17 15:53:59

中秋佳节共赏中秋系列门券,太棒了!学习了,谢谢分享!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4-09-17 17:15:41

抒券情友情,度快乐中秋。谢谢李老师分享佳券,详述中秋。祝券友们中秋快乐!!!

姓名:张新国; 时间:2024-09-17 18:08:38

月饼甜甜,花好月圆!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4-09-17 18:30:09

欣赏、花好月圆、

姓名:钟杰; 时间:2024-09-17 18:50:50

欣赏佳作,谢谢李会长!祝李会长和券友们中秋节快乐!

姓名:赵中亚; 时间:2024-09-17 19:24:17

中秋欣赏美文佳券,谢谢!

姓名:寻波; 时间:2024-09-17 19:28:53

欣赏了,佳券,中秋节快乐!花好月圆!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4-09-17 20:16:23

应时好票好文。谢谢李老师分享!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4-09-17 21:16:09

谢谢分享。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24-09-17 21:24:31

中秋欣赏美文佳券,谢谢!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4-09-17 21:31:45

欣赏了!谢谢李老师的分享!

姓名:陈捷; 时间:2024-09-17 23:03:05

中秋快乐!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24-09-18 14:32:30

赞赏!谢谢李老师分享!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4-09-22 00:19:56

好漂亮!点赞!!!……谢谢李老师分享!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