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FM100.6承德旅游文化生活直播间(四)
承德 钱宝林
承德市收藏家协会石德常老师做客承德旅游生活广播《收藏之旅》节目——用门券讲述承德故事,用门券宣传承德。
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毛健。今天是9月18日,承德旅游生活广播开启了一段独特的旅程——“收藏之旅”。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而是一次深入探索承德本地珍贵门劵的奇妙之旅。
开播前的准备工作紧张而有序。
左:承德旅游生活广播节目部主任、主持人毛健 。右:承德市收藏家协会石德常
门劵,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故事。每一张门劵背后,都隐藏着一段独特的历史,一个时代的印记。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深处,探访那些被时间遗忘的角落,寻找那些珍贵的门劵收藏,感受它们所传递的时代精神。在这段旅程中,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一位门劵收藏家与我们分享他的收藏故事和心得。他的热情和掌握的专业知识,为我们的旅程增添更多的色彩。所以,请各位朋友们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踏上这段收藏之旅。让我们带着好奇和敬畏,去探索、去发现、去感受门券收藏的魅力。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难忘的收藏之旅吧。欢迎承德市收藏家协会石德常老师做客直播间。
主持人:请您先介绍一下您的个人情况吧?
石德常:主持人好!各位听众们好!我叫石德常,今年80岁了,2004年在承德市电影公司退休,曾任技术科长,电影放映技术主任技师,2005年加入承德市门券收藏队伍。
主持人:根据您的职业特性,是如何走上收藏门券这条路的?
石德常:上个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电影恢复了批量生产,同时还进口了港台和一些国外大片,中影公司除印刷了大幅宣传海报外,还下发了明信片大小印制精美的宣传卡片,每次宣传科发给各科室,我都会很好地收存起来。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各方面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了新气象,一些带有文化品位印制精良的小图片小画卡也出现在市面上,像旅游门票、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电话卡、各色烟盒、小食品干脆面和瓜子袋里小图片,有些还可以凑成套的,各具特色这些东西引起我的兴趣,便开始收集收藏。特别是旅游门券收藏,成了我最喜爱的收藏门类。
主持人:老来寻乐,您还为自己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乐叟’。你喜欢的东西还有好多吧?
石德常:是啊,我把所收集的东西,最好看最漂亮的压在写字台的玻璃板下,其他的就收存在厨柜里,随着越集越多,2001年我把这些小物件拿到家里进行整理,我到宣传科找来过期的铜版纸印刷的大海报,裁成A4纸大小,利用背面白色部分,把收集的门券分类摆好粘上,留空用红色记号笔写上标题,等完成后让我很惊喜,单独看很不起眼,经过整理,这简直就是一小小的艺术品!我买来80页的资料册,把整理好的门票一一裝进去,因为那时还是杂项,所以起名也是“五花八门”,我把侧签换为旧国画挂历边缘的仿绫纸,贴上四个红色篆字白地册名条,一本完整的集藏册就算完成了。随着藏品的增多,我改用60页的资料册,分门别类的把各种集藏品整理入册,到2005年已整理出:《门券欣赏》、《彩票靓丽》、《烟标集成》、《火花璀璨》、《书签精美》等20多册。那年十月份承德电视台来我家进行采访,制作了一档15分钟“给自己找乐的人”的视频节目,在中国承德栏目中播出。我当時已是花甲之年,61岁。播出后,借此给自己起了个号叫“乐叟”,意为快乐的小老头儿,我还自己篆刻了一枚印章,至今我的网名还是在用它。
洽洽瓜子里的乐趣。
现在我已整理好的各类集藏册200多册,这里面最主要的还是旅游门券,还有我喜欢的东西。什么电话卡,艺术扑克、打火机、各种材质的12生肖小挂件小摆件等等,不下百余种。我的原则是大的我不要,贵的我不买。有些是别人送的,有些是自己买的,只要自己喜欢相中的我就去收集。
主持人:把您维修电影机的技术,转化到门券集制作上,可以说是轻车熟路,您还热心地帮助过其他人吧?
石德常:我多年搞电影放映技术工作,对遇到的问题善于动脑筋去解决,在群众电影院时,曾搞过多项技术革新,有的还在省里得了奖。我愿意去做一些创新的事。门券协会成立初期,搞展览都是从外地购进展袋,只能竖放三张A4紙帖片,三个后开口,风一吹便鼓起来,还不能放横向大票帖片,我跟会长说咱们自己做吧!于是我和券友刘运峰到塑料厂,买回A4纸纵、横向两种宽度规格尺寸的透明塑料膜,我拿回家里进行加工,裁剪成竖三横四的尺寸,用小刀划出开口,拿来用做门券展览的册袋,用自己制作的套在小电烙铁头上支架上裝有马蹄表轮的小工具,在烫封横向和纵向开口袋上方时,又加上一小窄条遮帘,这样既防风又遮雨,纵向可装三个帖片,横向可放四个贴片,两种总高度一致。完成后交给券友们,并得到他们的称赞,这样一举三得,既可以解决放置横竖两种票的问题,又可挡风遮雨,还降低了成本,省了钱。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过后,门券协会组织了一次门票进校园活动,把我们的作品拿到河北旅游学院去展出,这次我不是用展袋,而是用和展袋高度一致的kt展板,把我收集来的两会门券、彩票、电话卡、明信片,直接布置粘贴在展板上,一组题为世界看中国,另一组中国看世界,又添加上我的书法和模似篆刻装饰点缀一下,得到了很好的展出效果。这也被会长看好相中,过后找来秘书长管财务的券友和我说:我看这次老石用展板的效果很好,以后咱们也不要再用展袋了改用展板,你们商量一下。于是我们到广告部,给每个人定做了80厘米×100厘米的六块展板,至今有的券友改用从外地购进的大幅展袋,有些人还一直沿用展板。
搞展览,有的老同志忙不过来,愿意找我去帮忙,我很高兴地答应,用我的技能去帮助他人,他们评价我干活细致,认真熟练,我心里也很高兴。
主持人:在寻乐的过程中,您得到的真正乐趣是什么?
石德常:我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会的东西也多,收集的东西也是多种多样五花八门,退休了,可每天好像比上班时还忙碌,每天干点儿这干点儿那,总不得闲,但我觉得很充实,很快活。每当我得到一张新的门券,一套新的彩票,在街上捡到一个我没有的烟盒,整理出一套新的券集,完成一套新的展品,别人送我一个新颖的小工艺品等,这都让我感觉到异常的兴奋,闲来把玩儿和欣赏,这也就是从中得到的乐趣吧。
我的三居室房子,有一间作为我的工作室,我跟外人说这就是我的一亩三分地,两侧顶天立地的厨柜,里面存放和展示变废为宝的各种藏品。我还为此做了一副联:得趣一亩三分地、常乐五花八门屋。横批:乐在其中,取藏头四字:德常乐趣。
石德常在自己的专题展板前留影。
主持人:在今天这段“收藏之旅”旅程中,我们一同穿越了时间的长河,探寻了承德市收藏家协会对于门券收藏的过程和热爱。每一张门券都是一扇通往过去的窗口,都以其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一个故事,记录着一个时代的风貌。每一段收藏故事都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也见证了收藏家们对这些门券的珍视,他们的热情和对历史的尊重,让我们对收藏的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