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海情深》(11-6)杨帆访谈记
——记王建池与杨帆因门券结缘的故事
钱宝林
时间:2024年9月25日15时30分
地点: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中居宅25—4—345
事由:完成保定王建池老师所嘱向杨帆先生交付《券海情深》样书始末并做短暂采访。
我和老伴付春芳下午3点钟从头道牌楼到杨帆家要乘公交穿市中心到达铁路中居宅。手托王建池老师亲自寄来的样书,我的思绪跳跃着闪过好多的镜头,待我慢慢梳理后一一道来。
车过承德大桥。
知道王建池计划要出一本与杨帆老师交往二十年的册子是在9月初,我在翻看资料片中,有一张我拍的2017年9月份杨帆、张子玉和王建池在平遥大街上相遇的照片,这也让我想起了胡保平赵玲夫妇一家人特别忙碌的日子。便微信发给了王建池。很快王建池回帖说,已经有了。也就是说,他已经选出来了。接着,他又发了:巨大工程,大约完工80%了。我回说:好啊!到了晚上,他又向我索要今年正月我去杨帆那给他送去网站开通十八周年纪念品的照片,我给他发过去,他又让我告诉是什么时间去的。我告诉王建池老师:杨校长和老伴双双住院,并在医院过的年。我和老伴付春芳2024-2-20下午17时,也就是甲辰年正月十一,到承德中医院探望并带去券研网开通十八周年的礼物。(其实,我是因脑梗腊月二十七出的院,到正月十一,出院还不足半个月。走路,脚下无根。)
那是9月7日下午17:30分,建池与我微信长谈45分钟,主要目的,是让我为他的《券海情深》作个序,他说,这是我深思熟虑后的最佳人选,因为,没有人比你同时更多的了解我和杨校长两个人了,希望你能够完成这项任务。话说到这份上,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接着,王建池把他写的后记、篇目、他和杨帆的收藏简历发给我,让我在写序言中参考。
我这个人是个急性子,心里装不下事儿,考虑了半天,硬着头皮写吧。9月8日上午9点,我便将初稿发给了王建池。经几次沟通修改,定稿了。
原来,身体有恙的王建池老师计划是在十一之前将样书交到杨帆手里,毕竟,杨帆老师是个患病卧床之人,躺在床上,想必更加无聊和寂寞。建池老师的身体也是不容乐观,惺惺相惜,但他为杨帆老师考虑的更周到、更细致。
王建池老伴郭淑坤为制作完成样书也同样倾注了热情、心血和努力。
王建池对完成样书制作满心地喜悦。
几经忙碌,王建池老师考虑,将样书寄到我这里,由我负责转交给杨帆老师显得更加庄重一些。加之我又是券研网的编辑,也是能够代表券研网吕站长一班人的。所以,这任务就落到我的身上。
9月22日,样书由保定装箱发出,王建池一路跟踪。23日19时,邮件到我家中。我给王建池发去微信:王站长,寄物收到。谢谢!计划星期三下午去(25日),请放心。
9月24日,我们老两口按计划去了一趟承德石海国家森林公园,25日上午,陪同承德券友刘运峰老师到承德广播电视中心制作访谈节目。下午15时,带上王建池寄来的样书,我们老两口乘坐7路公交,前往在中居宅居住的杨帆家。
开箱取宝。
逐篇阅读。
26日8时45分,我通过微信向王建池老师汇报:昨天下午15点30分到达杨老师家中,他有点等不及了,到了他家门口,我的电话响了。是杨老师打来的。他问:你们来了吗?我回说,到家门口啦!进了屋,来不及寒暄,保姆把他利索地抱上轮椅。推到书房。我开始代您和崔艳红老师问候,唤保姆:拿剪子来,我们开宝啦!在杨老师等人的见证下,宝贝慢慢显现。我们几乎是一页页慢慢翻看,一切尽在回忆之中。时间过的真快,采访后,杨老师给我赠票。接着,请杨老师签名。杨老师在轮椅上已经有40多分钟了。他执意要留我们夫妇共进晚餐,我们不再打扰。告辞。
按照我这个学新闻专业的人来说,每每能够得到一条鲜活的新闻素材,都不会轻易让他溜走。走进杨帆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听听,他和王建池的结缘到底有什么说头。
下面,是我这次上门杨帆家对他的简短采访。
钱宝林:听王建池老师介绍,是您向他提出的制作一个你们二十年相处的纪念册。当初的想法是基于什么考虑的呢?
杨帆:真的没想到,一点个人的心愿,却得到了这么多券界老师们的青睐。小胸襟变大世界,小来往成大友谊。我想,人生一辈子,能给儿孙们留下点什么?想来想去,做一个正直的人和有学问、有教养的人最为重要。这是立言立业的根本啊!我就想到了王建池,以我们的交往,就可以证明这一点。所以,我寄去两个册子,又给了他一些回忆资料,让建池老师整理一下,弄两本小册子,我们俩人手一册,记录一下我们的情谊,传给儿孙辈,让他们从中悟出些道理,这是我的初衷。没想到其结果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仅《券海情深》初稿就装了两本40页的资料册,网站还就此策划了包括“网上展示、倡导撰写读后感”为主要内容的读书活动,并还将此活动过程收入《券海情深》一书,着实让我感动。这正是:我本想盖个平房,结果却建成了高楼大厦。
钱宝林:您对王建池的情谊,是你们相识二十年的长跑实践,那么,您对王建池老师的了解可以简单地归纳一下吗?
杨帆:是为共同的人性,品质,成为心有灵犀的向心力和纽带。诸如“大兵”的开朗、豪爽、阳光。长期做领导的稳健作风,对问题认识的的深刻,思维的缜密和周全。还有对新领域知识的敏感和接受力。
对人的热情始终是表里如一,始终又是坚持原则的典范,能够很好地处理和化解一些矛盾,这些都是他为人大度、善良、尊重、真诚的结果。由此,让我们兩人一見如故,惺惺相惜。并做到异地同声,相互支持。
钱宝林:以门券做媒,使你们相识,那么,您对收藏的意义是如何认识的?
杨帆:其实,我们大众不管你是爱好什么,这里都有一个思想定位问题。门券收藏也是一样,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执着追求,坚持不懈,有舍有得,遗憾缠身,我们把这些都看做是人生颐养修心的过程,并伴随着这个过程慢慢变老,这里面能够感悟美好,感悟人生、感悟情谊、感悟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并把它接过来,传承下去,这些就是我们收藏的真正意义。
钱宝林:王建池老师所做的这部《券海情深》,引起了券界的强烈反响,这些都说明了什么呢?
杨帆:之所以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响,产生共鸣,极有可能是赞同我们的观点,赞同我们的做法。人生知己,知己难觅,能够一说就通,一拍即合,知心知音。这不仅是我们两个人的情谊,而且是保定和承德券协这么多年的情谊,更是全国的门券组织与门券收藏爱好者们的情谊。这让我想起了在北戴河,没有照顾好山西的周新娥,没有照顾到聋哑人杨如渊,我一直心存愧疚。还有山西一个搞木刻的,忘记了他的名字,他赠给我木刻杨家将,让我感激不尽。还有新疆的券友,每月都收到他好几封信,让我很感动。还有长春的张占芝,我是东北人,很想结识这些老乡,可我给她联系,不知是什么原因,却始终没联系上。
敬重的四川宜宾的刘向东,一面难忘的金志根,钟杰;天津的于国琪。贵州有个券友叫什么,名字忘了,那是步入收藏队列不久,我跟他买票,他说只有赠票,沒有卖过票,让我有些惭愧。姚金文主动屈身給我写信,他虚心大德 按期给我邮寄知青报。浙江小镇周盛仪老先生,刻钢板,油印小報 每每收到我都很感动。烟台都兴水局长多次邮寄大作,神思超凡,高水平,令人佩服。崔艳红自觉融入承德群,知我喜欢艺术,几次赠送美术馆书画纪念券。北京的李俊是众多券友的纽带和中心。教育界同行,吳士育我们交流教育心得。天津的王述育在我的诸多拙文后跟贴留言鼓励。还有哈尔滨的老王制作纪念票,给人以启发。
当然还有好多人,所有这些,构成了人世间的真善美,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超越了收藏范围的真情,就是我们大中国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发展。
钱宝林:看来,您对子孙后辈的期望,也是对我们门券界后辈的期望,您是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杨帆:(杨帆老师指了指他身边书橱里还剩余的集券册)现在,我儿子,女儿,还有他们的孩子;我的侄子、侄女、外甥,他们都挑选了我的券集,每人两册,留作纪念。特别是我的孙女很喜欢。她现在是博物馆的解说员志愿者,经常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对了,还有我们的保姆,她也有两册。我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奋斗,门券收藏一定能够与书法、绘画、摄影一样,有我们的一席之地。也盼望有一天,门券进入历史博物馆那样的国家殿堂,一展门券收藏的风采。说到这,我想起了山西平遥的胡保平一家人;想起了四川的程国民、想起了上海的郭效文、想起了彭安荣、康立群,想起了他们对承德门券的帮助。也想起了年轻有为的陈捷,他的《雨人访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还有像刘华、马聚海、徐彬、熊斌等一批后起之秀。王建池老师把我们交往的石家庄、北京、承德、北戴河、保定、平遥等地串联起来,做成这么漂亮的册子,而且,它的内容又是这样详实和受欢迎,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感谢全国各地的门券收藏爱好者,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大家一起努力吧!
钱宝林:您和王建池的举动,令人钦佩。作为您,可以说是在用生命为我们后来人上课。我代表门券收藏研究网,代表广大的门券收藏爱好者,向您和建池先生学习、致敬!
走出杨帆家,在小区的花坛处,我和老伴发现那里面种有坝上野生的金莲花,金黄金黄地盛开着,就像是点点繁星,我想,杨帆老师就是其中的一棵吧。来到靠近马路的公交站点,驻足向西仰望,西天的晚霞正泛着七彩的光芒,多么地美呀,这又让我想起了徐志摩那首著名的诗——《再别康桥》。
敬请关注下期: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