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三本书作了序(1)
龙小平
序,在正式内容之前的;又称序幕、序言、前言、叙、绪、弁言、引入等,是一种依附性文章,主要介绍作品的内容、主旨,或者作者的创作过程,或对作品加以评论。从序文的本质意义理解,介绍、评述两方面的价值各有千秋,一般的他序都是请业内知名度高的人物和某方面权威人士来操刀,我一生从未为人作序,因为自知份量不够,可偏偏今年不自觉为人作序3次。
新近,突然收到都兴水先生寄来他新著《名诗佳券》一书,全书172页面,铜版纸大十六开,收录他在券研网上展示的49篇专集,用门券解读了43位古代诗人以及他们的名诗佳句,全书大气精美,令人爱不释手!更叫我惊喜地是:不知不觉,我为他的《名诗佳券》作了序。
二年前,我在券研网上的下列文章成为他新著的序:
因为作品美,记住一个人
——都兴水券集特色初探
烟台山美水美海更美,还出了个都兴水。因为他制作的门券集太美,让我们美不胜收,乐不思蜀,因此记住了他。他是网上三高(高产,高点击,高评价)达人,电脑制作一哥,更是一位创新型能人。据券研网统计,从2008年4月30日他发表第一篇文章《由一枚门票想到的》以来到2021年年末,他在券研网主页发作品685篇,位居亚军,共制作发布券集六百多部篇(除极少数为纯文字),其中包括《券说历史上的今天》、《券说中国节日》、《券说中国戏剧》、《券说中华名人》、《赵朴初题字门券品赏》、《单字园林》、《因为一首诗 记住一个人》等专栏。时间跨度篇幅最大的是《券说中华名人》,前后达7年,共计收藏了800 多位人物专题门票。从2014年7月开始,分专题制作成文稿券集,在券研网不定期展示。以门券文化的特有形式串起民族始祖、圣哲先贤、历史名人、文史泰斗、科技宗师、巾帼丰姿、神话传说 共和先驱、民主志士、开国领袖、开国元勋、开国将帅、文化名人、科技之光、革命英烈、时代先锋等展示了423部。还编辑出版了《著名抗日英烈》等书。
据我观察,他的作品自首篇始563人次点击后,一直保持在平均三四百人次以上,最高过千,热度不减。不少券友称誉都兴水老师的每一部券集都是创新、求精,给人以启迪。说他是网上三高(高产,高点击,高评价)达人,电脑制作一哥,更是一位创新型能人一点也不为过。
纵观他的作品多为弘扬正能量主弦律的主题,具有明显的应时适时特征,广接人气地气,制作色彩五光十色耐人寻味,很有人缘。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升华,精益求精。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2013年前,传统券集为主阶段
都兴水老师凭借高超电脑技术制作了不少好作品。用各种精彩纷呈的联券编组的一部传统类别的门券展集《连券》虽是传统类展示,也得到券友一片叫好!
2.2013一2021年,文稿券集为主阶段
2013年7月,券研网举办“券说七夕”征文活动,他特意用门券讲述了“牛郎织女”的故事,这部原本属于普通稿件的作品,因尝试采用了文稿券集的编排形式,其观赏效果明显提高。他在17届券展中的作品《缥渺美》通过彩霞云雾彩虹幻境海市佛光海天人体瀑布湖光夜色门券透视的秀奇美,让受众享受了缥缈若真若幻的天地之大美。
正如券友赞誉那样:世人所看到的一切形色都在时时刻刻的发生着变化,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相生相克,盈溢交替。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有时很清晰,有时很虚渺,有时很真实,有时很假像。诗人、画家、哲学家、摄影家常常为这样的变化而倾倒,而陶醉。
作者用‘飘渺美”做题目,深得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之启迪,由实处看到虚处,由虚处看到妙处。由这一立意出发,选择素材,巧妙结构,画面的整体感、色调感均令人眼前一亮。太好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做到恰到好处鬼斧神工,美轮美奂。虚无缥缈,天上人间。因此理所当然获得17届券展一等奖。
2014年7月开始制作首篇《一代文学巨匠鲁迅》时很好提升文稿券集延续了门券展集以门券为载体说事的传统,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在人物故居、纪念地门券加文字介绍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纳了人物生平事迹、相关著述、历史评价等资料,使相关人物的整体形象更加丰满。用于名人、故居、纪念馆等专题的收集整理,克服了传统券集只有文字加门券的局限性,增加了图片等视觉形象的素材,更具观赏性,而且可全面展示人物的历史成就和社会贡献,适合于多媒体发展的时代要求。
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特制作《券说中华名人·百年百位共产党员》专题向党的生日献礼。他在20届券展作品《全民抗疫彰显中国精神》可见其功夫,本来通行证一类素材林林总总,差次不齐难以成集成优,但却巧手做出了美味宴,捧走银杯,名符其实,众望所归!
3.2021年9月以后,文化券集阶段
文化分为三个层次:高级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大众文化,深层文化。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可以说文学艺术是文化的高级状态之一,门券集可依托文艺升华腾飞,成为文化券集,特别是依托名著名诗,提升文化品味韵味,陶治文化审美情趣分享感受需求。
唐诗犹如诗海中层峦叠嶂,李杜王孟似其中高峰几座,令后人无法逾越。但总有一些人仅靠一首诗就可流芳百世,这就是文学史上的经典名句:因为一首诗 记住一个人。成为千古绝唱。
艺术无止境,学问无涯,都兴水老师在鸿著暂告一段落后开始三级跳,再出发创新栏目设计,开创《因为一首诗 记住一个人》专栏,他数年磨一剑,炉火纯青,佳作连连,因为券集棒,让我们记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