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口炮台遗址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河入海口,原置于海河南北两岸,俗称“津门之屏”。
明代,大沽口开始设防,清代修炮台,置大炮,设施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以“威,镇,海,门,高”为主体的完整防御体系。近代随着外国列强对华侵略,大沽地区更成为北方的军事要地。
在中国近代史中,大沽炮台更是成为我国重要的海防屏障,素有“南有虎门,北有大沽”之说。
天津大沽口炮台见证了我国近代海防的历史。嘉靖年间,明帝国为防御倭寇,在大沽口构筑堡垒,驻军设防。1816年,清政府在大沽口南北两岸各建一座圆形炮台,这是最早的大沽口炮台。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舰进逼海河河口,此时炮台防御落后,守军不过百人,清廷开始发觉海防不足的危险。
1841年,清廷遣派重臣改进大沽口防御,经过数年经营,形成大沽炮台群,包括大炮台5座、土炮台12座、土垒13座。河口以西五六里有海神庙,此处有浮桥联系两岸。
1858年5月,英法舰队第一次攻击大沽口,英法占领天津,清政府被迫签署《天津条约》。之后,钦差大臣僧格林沁镇守大沽口,整修炮台,再建炮台5座,具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字命名,寓意炮台威风凛凛镇守在大海门户的高处。另一处建在北岸石壁之上的“石头缝炮台”,共设火炮60门,且改良了炮架。
1859年6月、1860年8月英法联军出动军舰先后展开第二次、第三次大沽口之战。之后英法继续推进,并火烧圆明园。1875年,在战争的压力下,清政府再次扩建炮台。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打响第四次大沽口之战。由于清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新组建的北洋水师在附近按兵不动,天津援军不至。经过六小时激战,守炮台将士击毙击伤侵略者255名,击沉击伤军舰6艘。终因弹尽援绝,近千名清军殉国,大沽炮台也随之陷落。
1901年清政府签《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大沽口禁止设炮台,之后炮台被拆毁,仅余遗址,其中南岸“威”字南炮台、“海”字中炮台的建筑保存较好。遗迹占地约16.08公顷。主要遗存内容为南岸的“威”字炮台、“镇”字炮台、“海”字炮台、和北岸石头缝炮台4座炮台,以及南岸营盘的东侧、南侧围墙局部,分布于大沽海口两岸。
1988年,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又以“津门古塞”之誉被评为“津门十景”之一,并确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3年,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称号。2016年12月,这里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东南海河入海口两岸,是展现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入侵,民族不畏列强、抵御外犯的民族教育和青少年教育基地。博物馆总占地面积约93.8公顷,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
天津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主要由展厅、临时展厅、放映厅、库房及其他附属用房等组成。遗址纪念馆一楼展厅由斜体钢板包裹、造型独特,右侧墙面是一整幅巨型浮雕,加上序言,构成整个展厅的“主题预演”。展示主要分为“京畿海门”、“沽口御侮”和“国门沦陷”等部分。2021年11月,被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评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今天是“海河两岸”美篇的最后一篇,“海河两岸”阅读量已近4万,受到了众多朋友的关注和点评。在此,对所有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注:此篇为津生先生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