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意式风情区的边缘有一处“孟氏家庙”。“孟氏家庙”又名孟氏旧宅,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博爱道12号。建于1912年,既是山东章丘孟氏进修堂在津的旧居,也是绸布巨子孟养轩的家庙。该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大胆吸收了中西建筑之长,堪称近代天津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是现今保存最完整的中西合璧建筑之一,2013年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孟氏家庙”为三层砖木结构,东西厢房二层,面阔五间,平面呈“口”字型,四合院格局,正中庭院天井式,正房与厢房檐廊环通,有花牙、额楣与雕饰,门窗皆为圆拱券式,前楼与厢房楼顶后坡作平台,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大胆吸收了中西建筑之长,为典型的折衷主义建筑,堪称近代天津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天津的孟氏家庙曾是谦祥益创始人祭祖的地方。据说孟家是山东邹县孟轲的后裔,但不是嫡系后代,后迁居章丘县旧军镇。孟家为当地首富,人们通称孟家为“堂号家”,即三怒堂、其怒堂、容怒堂、矜怒堂、进修堂、慎思堂。孟家这几家“堂号”于清朝末年分居,商号也分开各自经营。瑞蚨祥属于矜怒堂一支,谦祥益、益和祥、隆祥属于进修堂一支,瑞生祥属于其怒堂一支,瑞增祥属于容怒堂一支,庆祥属于三怒堂一支,瑞林祥属于慎思堂一支。孟家所开设的绸缎店名称都带“祥”字,瑞蚨祥、谦祥益、益和祥、隆祥、瑞生祥、瑞增祥、庆祥、瑞林祥,通称为“八大祥”。国内大、中、小城市,如北京、天津、沈阳、汉口、济南、青岛、烟台、周村、保定、郑州、哈尔滨等地,都有他们的商号。
孟氏家庙是进修堂孟养轩的家庙。孟养轩曾在此居住,这里一度曾为孟氏绸缎庄仓库。孟养轩(1891-1953),名广臣,1919年独资经营天津谦祥益绸布店,先后在估衣街设保记谦祥益绸布店,在滨江道设辰记谦祥益绸布店,其经营的谦祥益绸布店享名海内外。孟氏家庙,至今历史已逾百载。早些年,这处曾供奉孟氏祖宗牌位和家谱的家庙,先后曾被一些企业、公司所使用。本世纪初,采取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貌。
“行走的壁画 手绘的敦煌”艺术展览正孟氏家庙中举办。进入展览区,一段神秘壮观的甬道长廊映入眼帘,穿过甬道后,一幅幅敦煌壁画呈现在眼前,精妙的绘画技艺,将飞天起舞、乐舞图像、九色鹿漫步描绘得无比生动;沉静或略带微笑的佛像突显着古人的虔诚与智慧,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华大地传承千载的精神文化。
在海河上游三岔河口附近,有一条600余年历史的古老的商业街,名曰“估衣街”,这儿曾是天津商业的摇篮。八大祥之一的“谦祥益保记”就坐落在估衣街上。
谦祥益保记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三层三院、三进天井外廊式砖木结构,小青瓦顶,条石作碱,青砖砌墙,磨砖对缝,深灰色瓦当图案,古朴浑厚。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建筑,也是全国文保单位。
估衣街上的谦祥益是由山东章丘县旧军镇孟氏家族的财主在清晚时期一九零六年至一九一三年投资开办的。由于当时天津漕运发达,来往货商都聚集在如今的估衣街、北大关附近,带动了这里的商业发展。谦祥益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生意遍布“三北”,跨越长江两岸。在清末民初,虽经历几次大劫难,但都很快得到复苏和发展。因此,谦祥益可以说是见证天津商业发展的“活化石”。
谦祥益内部设有朱漆门窗和雕梁画栋,200平方米的店堂可容纳百人。外墙的下半部为清水墙,以津地著名砖刻为饰;上半部是精美繁复的铁花护栏。谦祥益内部的每个角落,木质的檐板、楼梯、廊柱,一律雕镂精工,古色古香,优美之极,多元化的建筑风格,而且毫无破损,保存得非常完好。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谦祥益的砖是当时在山东定窑烧制的,完成后再运到天津来。这砖在盖楼之前还要用豆浆泡,泡后晾干,磨砖对缝,用江米汁灌墙缝。这耗费了巨大的工料才换来的牢固根基,百年不倒。
如今在天津,提起“谦祥益”,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相声”这两个字。位于天津百年老街估衣街的“谦祥益文苑”已经是天津众多相声演员的舞台。2002年,谦祥益改名为“谦祥益文苑茶艺楼”,用于曲艺演出,也是市政府授牌的“津味相声风景线”加盟店。姜昆为谦祥益文苑题字“相声之家”。被誉为“天津第一茶馆”的谦祥益也是华北地区颇有名气的相声曲艺茶馆,外地游客来到天津,大多要体会一下“哏儿都”的相声文化,谦祥益的百年建筑和传统曲艺表演,也就成为外地游客眼中最地道的天津味儿。
注:此篇为津生先生遗作
编者的话:至今年元月接手管理券研网后,我也需要考虑稿源的问题,其中就找到了关系要好的刘津生老师(天津门券联谊会原会长)。之后就有了《海河两岸》在网站每周五和大家定时的见面。第一期是2月9日见网,到今天,屈指一算发完40期刚好是10个月。但不幸的是,4月18日津生老师撒手人寰。但他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顽强地把他承诺的稿件完成了!回忆起4月10日(发到十四期),他和我说病情突然加重,到4月十三日上午他就把其余26期稿件全部完成微信发给了我,说完最后的诀别,就再也没看到留言了,我内心知道是不好了,唯有默默祈祷他能好起来......让我极其感动的同时也深感悲痛。所以有了我忙于组织华北第七届门券交流节期间第一时间赶出了悼念津生老师的文章。
津生先生毕生酷爱门券收藏,他的精神永存!《海河两岸》将永久留在网站专栏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