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湘南山水间(10)
——花明楼
花明楼景区,主要包括以刘少奇故居、刘少奇故里门楼广场、铜像广场、生平业绩陈列馆、刘少奇工运历程专题馆、刘少奇文物保护中心、炭子冲学校旧址为主要内容的纪念场馆;以花明楼、修养亭、万德鼎、刘少奇同志专机、花明园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观。

“刘少奇故里”门楼,是1998年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建成。高12.4米,宽15米,呈山墙暴露式,颇具江南古建筑风格。“刘少奇故里”五个苍劲大字由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题写。

刘少奇铜像于1988年落成,由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亲自揭幕。铜像由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及其高徒程允贤精心制作,中华全国总工会捐建。铜像及底座高7.1米(像高3.0米,底座高4.1米),这个数字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七一”是共产党的生日,刘少奇同志一生致力于党的建设,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是我党的卓越领导人。第二,刘少奇同志享年71岁。铜像坐西北朝东南,面部神情似微笑、似沉思,飘逸的风衣将刘少奇同志衬托出更加地伟岸。铜像再现了刘少奇同志风尘仆仆、日理万机的光辉形象,使人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和亲切感。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系统、完整地介绍刘少奇同志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开馆于1988年11月24日,采取江南园林式建筑风格,纪念馆正门上悬挂的“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匾额,由邓小平同志于1987年题写。



刘少奇故居是一栋土木结构的普通江南四合院,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共有房屋21间半,其中瓦房16间半,茅屋5间。刘少奇故居于1959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2月,刘少奇同志平反后,刘少奇故里管理局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和“整旧如旧”的原则,对故居进行了全面修缮和复原,基本上恢复了1961年刘少奇同志回乡调查在此居住时的情形,并于1980年3月5重新对外开放。故居共陈列展品200多件,生动地再现了湖南农家的风貌和刘少奇同志在这里学习活动的部分场景。

花明楼取意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楼高33.02米,共五层,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平面采取集中式布局,逐层上收,“花明楼”匾额由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赴朴初先生亲笔题写。楼内分别陈列了宁乡十景、宁乡出土的青铜器,湖湘文化名人及青年刘少奇的雕塑,向游人展示宁乡风光秀丽、物华天宝的自然环境和人杰地灵的文化氛围。

刘少奇同志坐过的飞机是中国于1959年从前苏联购买的第一批(共5架)伊尔18型飞机中仅存的一架,保存较为完整,据说机内的座椅和休息舱内的军用床、床单都是原物。该机作为当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专机,刘少奇、周恩来、彭真、陈毅等都曾乘坐过。它曾伴随刘少奇同志参加过许多外事活动,具有较高历史价值。


【说明】:至此,魅力湘南山水间系列文章已告结束,感谢读者们10天来的陪伴,感谢读者们的跟帖留言。美丽的风景永远在路上,等风来,不如追风去,让我们继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