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馆十周年纪念门票
2024年是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近来落成开馆10周年之际,博物馆从馆藏特色装饰画中选取具有浓郁侨乡风俗的4幅装饰画作品,制作成为4款纪念门票,于今年5月份起陆续发行,每隔2个月发行一种,进入11月份第四款纪念门票于当月1日正式启用,现将本人领取的4款纪念门票汇集整理,供各位券友老师们了解并予以指导。
第一款纪念门票图案来源于福建泉州的蟳埔女。福建泉州古称为“刺桐”,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10~14世纪,泉州就成为各国商旅云集、多元文化交融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也是全国著名侨乡。蟳埔女与惠安女、湄州女并称为“福建三渔女”,蟳埔女爱戴花,从孩提起,蟳埔女就把头发留长,成年后将秀发盘于脑后,梳成圆髻,然后再穿上一支“骨髻”,另用含苞或初放的时令小朵鲜花,圈戴在脑后,俗称为“簪花围”,争奇斗艳,宛如一个活动的小花坛。传统蟳埔女人家是赶着浪潮生活的,蟳埔女性和男性一样从事渔业劳作。潮涨时,男丁出海捕鱼,数日才能归航,蟳埔女就担起了持家的重担;潮落时,她们披星戴月,踩着淤泥到滩涂上讨海。
门票选用福建泉州的蟳埔女图案的寓意,我以为是象征女性的温柔、贤淑和美丽,体现了对海洋文化、妈祖文化的尊重,簪花围上的花朵寓意美好,戴上金梳子更使头部花团锦簇,十分耀眼;蟳埔女通常在渔船上用鲜花装点喜庆的场面,寓意驱邪辟邪,带来好运,祈求平安如意;用服饰和簪花来体现蟳埔女性的坚韧和勤劳,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传统文化的代表。
第二款纪念门票图案来源于广东开平泮村花灯。广东开平是传统侨乡,从清代中期就有人到国外谋生,世代相传,华侨众多。他们在海外辛苦谋生的同时,秉承爱国爱乡、勤劳俭朴的传统,回馈桑梓,置业兴家。据有关史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开平的全部建筑物,由华侨出资的占80%以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开平碉楼”,已经成为我国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记录着华侨人衣锦还乡的历史过往。开平泮村灯会是开平水口泮村按照传统习俗举行的一年一度的舞灯盛会,是集舞蹈、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艺术巡游为一体的大型传统民俗活动。2008年6月,泮村灯会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泮村灯会起源于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当地人相信花灯有灵,供奉它能够求得平安和吉祥,很多海外华侨选择在这一天回来与亲人团聚。
门票选广东开平泮村花灯图案,反映了群众祈求平安的朴素思想,这种仪式象征着参与者将吉祥和祝福传递给每一个家庭,同时具有消灾祈福、辞旧迎新等深厚的民俗文化背景。整个活动严格按照传统的习惯和规矩进行,每个环节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含义,历经数百年的传承,泮村灯会不仅是年味的体现和民俗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寄托的重要载体。
第三款门票图案来源于闽南剑狮,又称“狮咬剑”、“狮头衔剑”或“八卦剑狮”。其基本形态是一个口衔七星剑,额绘八卦印的狮头,安置在人家门楣上起着镇煞、驱邪、祈福的功能,是一种民间辟邪物,可以带来吉祥和如意,保佑家庭和睦,事业有成。剑狮是台南安平的传统文化形象,同时在闽南方言区,如漳州、泉州、潮汕等地区也能够找到“剑狮”的文化遗存。漳州木版年画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明清时期非常兴盛,产品曾远销我国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等地,其中就有“狮头衔剑”的图案,于是闽南剑师就随着漳州木版年画传播到海外闽南文化区。目前,在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华人社区都发现有剑狮的文化遗存。闽南剑师威武霸气,造型各异,神态又颇具喜感,反映出中国民间习俗的文化多样性,以及闽南匠人丰富的想象力与非凡的创造力。
门票选闽南剑狮图案的寓意主要是,狮子在文化中是勇敢与力量、权利与地位、成功与胜利的象征,狮子在民间传说中具有驱邪避凶的作用,“狮咬剑”图像气势慑人,以求剑狮震魔,保民安宅。同时,剑狮也承载着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第四款门票图案来源于佛山舞狮。舞狮,又名狮舞、狮子舞、耍狮子,是具有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一项民间文体活动。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每逢节日盛会、开张庆典等喜庆日子,总少不了舞狮。在锣鼓声音的伴奏下,舞狮助兴助威,场面热闹。佛山舞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娱乐活动,有锣、鼓、镲三种敲击乐器相配,其中鼓手是舞狮的指挥者,狮子由俩人扮演,另外一人头戴笑面“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佛山舞狮主要通过两位狮子扮演者之间的默契配合,在动与静、快速转换的一招一式中模仿狮子的各种动作神态,表现出狮子勇猛坚韧的气势和活泼好动的习性,同时寄托了吉祥和如意的美好祝愿。清代以来,广东醒狮随着粤籍移民的脚步逐渐传到世界各地,最初主要在东南亚的华侨社区内流行,后来随着华侨社团组织通过举行醒狮活动,构筑文化连接的纽带。许多东南亚国家在传统醒狮的基础上,发展融入当地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以及体育竞技活动,如今在世界各地每逢中国春节等庆祝活动中,都能看到醒狮的身影。
门票选用佛山舞狮图案主要是,狮子在中华民族中被视为瑞兽,象征吉祥如意,喜庆祥和。舞狮时,狮子会做出各种威猛的动作,象征着驱赶邪祟,震慑邪魔,相信舞狮能给人们带来好运,保佑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舞狮子的艺术表演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它已经成为岭南重要文化符号。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十年一瞬,将日日月月汇聚在这一张张蕴含侨乡风情的纪念门票上,方寸之间承载着每位观众,特别是我们券友们与华侨博物馆共同成长的记忆。纪念门票自发行以来,得到了广大券友们的喜爱,在京城又多了一个淘票人们相聚、相遇、相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