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怎么来的(107)用的是真金白银
我从小就喜欢打乒乓球,直到老了,行动不便才罢手。由于个人爱好,收藏了很多有关乒乓球的比赛票。收藏普通的球票很简单,几块钱一张就买来了,早期的券柬难度就大了。一般是碰不到,偶然碰到了都是在收藏网站,价格也是特别的高。
1961年,那时候在我国举办的国际赛事很少,所以世界第二十六届乒乓球锦标赛举国欢庆。这一辈子我只见过两张这届世乒赛的请柬,不敢错过这个机会,花重金留在了自己的手里。说是重金,在有钱人眼里不算个啥,可在贫民百姓这里就得又咬牙又跺脚,这是两个五百大元啊。
与请柬相比,球票也很少见,在网上出现的百分之百在一百元以上,而且都是残缺不全的。有一次见到一枚比较完整的,价位和残缺的票一样,我毫不犹豫抓住了这个机会。
1971年,我国开展乒乓外交,想用小球来转动地球,举办了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见到了多枚请柬,设计的很动人,但很个身价都不低,没有三百元留不住她。
1972年,举办亚洲赛时,从邀请赛变成了锦标赛,不太强调友好了。请柬的风格还在延续,更让人心动了,虽然时间离现在相对近了些,但舍不得四百大洋,只能看着花落他家。
可能在亚非尝到了甜头,1973年又在北京举办了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请柬的风格和亚非的一样,是人见人爱的那种。价格也是不菲,没有三百元“娶”不回来,有的甚更高些,“嫁妆”高的离谱。
我集乒乓球票还属于初级阶段,外国的一张也没有,一方面咱看不懂,另一方面自己口袋里有多少钱我十分清楚,能把中国球票集好了那都是佛主保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