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跟团去格鲁吉亚旅游,接待我们的是当地的导游姑娘。她身材高挑皮肤白净,大眼睛双眼皮深眼窝,一眼看上去就着实喜欢。经她自我介绍,格鲁吉亚名字特欧娜,中文名字叫“小红”,据她讲“小红”这名字还是她的中国老师给起的,是因为她很喜欢红色。我们就亲切的称呼她小红。
小红曾在中国杭州浙江大学就读一年,主修中文,后又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就读了两年,主修经贸。中文讲的不错,有些方言都可以理解到位,对答如流。她自己感觉,中文最不好学的是声调,在日常接触中可以看出。旅游过程中,景点到了她会说“倒了”,一开始引的我们哈哈大笑,到后来我们就被她带沟里了,每到一处景点我们都会应声合上“倒了”。
接下来在相处中,逐渐对她有所了解。导游并不是她的职业,只是兼职,她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国立大学做助教,在格鲁吉亚能讲好中文的人不多,旅游旺季很需要中文导游,她就利用假期的时间做起了导游,我们这团是她带的最后一个团,因为假期要结束了。
她对我们说“我喜欢中国”,中国给她留下非常好的印象,她到过中国的许多城市和景区。北京、上海、哈尔滨、杭州、苏州、南京、西安、拉萨、兰州、西宁、桂林、张家界、黄山等等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她还将中国一部长篇小说《经山海》翻译成格鲁吉亚文。作者为山东原作协副主席赵德发先生。是一部反映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的现实主义的作品,展现了基层干部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使命和担当。小红说“这书写的非常好,写出了当代中国人的现实生活”。
中文版的《经山海》
格鲁吉亚版的《经山海》封面 翻译:特欧娜
她还和大学中八位同事共同研究撰写了一部关于中国的书《中国研究概论》,共三本一套。主要研究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的现代中国状况,她说“我们要向我们国家的人介绍,中国共产党是和苏联的共产党不一样的,改变格鲁吉亚人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
《中国研究概论》照片 《中国研究概论》封面
小红在斯大林博物馆讲解
一天我们在车上聊天,她坐在我的对面,对着我说“你非常像我的奶奶”,我当时很是吃惊,说话间,满满的眼泪水就流了下来,她不好意思的将头扭到一边,把泪水擦拭干净后才回过头来,能够看出是真情流露,讲到和奶奶共同生活了二十四年,跟奶奶感情特别深,见到我就像见到了自己的奶奶。也许是我的某些方面或者某些动作表情有些像她奶奶,勾起了她的回忆,看到她伤心的样子,我没敢再继续聊去下,转移了话题。
与小红在斯大林专列旁合影
斯大林博物馆门券
到达城市库塔伊斯,我们落住的酒店就在这座城市的中心地段,旁边是有许多层台阶的阶梯广场,名字叫balakhvani的广场(外文字母名称不认识,后来问了小红)广场的上端的高处有座国王大卫的纪念雕像。
傍晚从酒店出来遛弯,看见工人们忙碌的搭起了很大的电子屏,不知会有什么活动,微信了小红才知道,当晚有一场格鲁吉亚足球队与阿尔巴尼亚足球队的足球对决,这电子屏专为实况转播比赛临时搭建的。热爱足球的格鲁吉亚人,看赛球就像我们过年一样热闹。都不在自己家里看,而是驱车、骑车、打车集中到广场上来看。晚餐后我们来到广场时,已是人头攒动,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上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几个月的孩子,男女老少拖家带口全家出动,台阶上坐满了人,连个空地都没有,我们只能靠边站。
可能是年龄最小的球迷吧
广场上的球迷们
小红也从她住的酒店打车过来与我们一同观看,并且还带来了小零食与我们共同分享。好不容易有两人有事腾出两个位置,小红立即招呼我们坐下,我们才有了安身之处。随着比赛的激烈程度,全场此起彼伏加油的呐喊声不断,如同就在比赛现场。最终格鲁吉亚以2:0大胜阿尔巴尼亚。胜利的呼声震耳欲聋,在狂欢中比赛落下帷幕。
小红拍摄的我们在现场的照片
我们这次格鲁吉亚旅游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小红,她喜欢中国,热爱中国。她走进中国,亲眼看到了中国百姓的生活,目睹了中国飞速发展的现实状况,透过她的视角,使我们了解到中国现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祝中国和格鲁吉亚友谊长存,在此我也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
瓦尔齐亚洞穴村门票
小红摄于瓦尔齐亚洞穴村
(在小红的建议下,给登上洞穴村高处的全体旅友们拍张合照)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