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耻辱的门券
——网络惊现日伪时期热河省立宝物馆门券
高兴武
前一段时间,券友李国林在承德券友群里转发了一张7788旧货收藏网图片,是一张日伪时期“热河省立宝物馆”的门券,当时网上竞拍已经达到8800元。此券最后竞价几何,花落谁家不得而知。
来自7788网络的热河省立宝物馆团体大人参观券图片
该券为竖版文字券,大约八厘米见方。右面第一行为门券“第 号”,顺序号盖在了左上角,为“447”,注释为“每券限一人用,发行当日有效”,正文是“热河离宫团体大人参观券”,推测还应该有散客券,并且有大人、儿童之分。下面横排注明票价“壹角”,再后为“热河省立宝物馆”名称,次之有“康德 年 月 日”,盖有参观日戳,显示为“康德六年拾月拾五日”(按日伪康德年号与公元换算为1939年),右侧边缘还有与存根或副券相连加盖的菱形骑缝章。从纸张厚度看,采用的应该是新闻纸。券面还有一个仅盖了半个的圆形注销章,隐约看出有“物 参观”字样,还有一个看不清的字。从字面上看,推测有两层意思,这是一张当时避暑山庄的参观券,后面的热河省立宝物馆相当于参观的组织者或主办方。这张券的另外一层意思,这是一张当时避暑山庄的园中园券,即“热河省立宝物馆”的专用券。但是不管那层意思,也脱离不了与“热河省立宝物馆”的干系。
今年10月10日,承德门券专委会组织参观避暑山庄博物馆馆史展,又得到了相关的信息。馆史这样记载:“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伪满洲国“满日文化协会”主持在避暑山庄正宫区西侧修建“热河宝物馆”,日本人黑田源次任馆长。宝物馆共有14项展览,收藏避暑山庄殿堂内各类文物一万件,不定期售票开放。”由此断定,这张门券和山庄博物馆的馆史记录从时间、内容上都形成了契合,互相印证。
热河省立宝物馆馆舍旧址
“热河省立宝物馆”,是避暑山庄宫殿区内现存的一座日伪时期建筑,位于避暑山庄博物馆办公区。承德史学家、作家高思文先生在他的著作《说古道今》一书有关“山庄浩劫”中有一段详细描述:1936年8月,伪“满日文化协会”组织新京(长春)满洲帝宫营膳科人员到承德避暑山庄“视察”,并设计了“热河展览构造”,然后便开始热河宝物馆的筹建。日本文化特务三枝朝四郎和黑田源次得到信息,表示了极大的“热心”,两次来承德“视察”文物,愿意从事热河文物的陈设事务。1938年夏季,日本人在山庄宫殿区帑档房地界建起一座占地800平米的热河宝物馆馆舍,收展文物十四类,一万余件。
一万余件文物都包括哪些?高思文先生在书中援引了日本特务黑田源次1941年所著《热河避暑山庄宝物馆尊经阁》的记载,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大概。十四类展品包括:御笔匾额楹联;御笔碑刻手迹;山庄图诗和方志;乾隆时期文华殿铜板画和铜板模;西周青铜礼器;宫廷用品;热河文庙祭祀礼器和乐器;宫廷演戏器物;铜质佛造像;佛塔佛龛;佛教密宗供法器、佛经;避暑山庄图志文献;热河风物著述;陈设档案、行政档案文书。这些文物中有许多属于国宝级别,如英武殿版《避暑山庄图诗》、英武殿版《热河志》、出自宫廷画师郎世宁等人之手的《西洋水法图》20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内务府从传国礼器中精选出移至热河文庙的雷纹尊、文王鼎等十件西周青铜礼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文华殿清字馆以朱砂红行文出版的《满文大藏经》一部,还有《古今图书集成》等。
从清道光年开始,清代皇帝就停止了“木兰秋狝”,并且从承德避暑山庄往京城调拨宫廷文物。特别是1861年,执掌大清国命运的慈禧颁布谕旨,停止承德避暑山庄一切未竟工程,并把大量的避暑山庄文物调回北京。但山庄内的陈列文物毕竟太多了,到了清代末年和民国初年,多任热河都统大都监守自盗,把山庄的文物或据为己有、或倒卖、或送礼买官。当然热河都统里也不乏好人,熊希龄便是一位。他在承德担任热河都统期间,看到山庄内宫殿年久失修,古玩丢失严重,为保护这些文物,两次呈文给大总统袁世凯,要求把山庄剩余的文物运往北京。从1913年5月开始,熊希龄一面组织对山庄宫殿建筑修缮,一面组织人对陈列文物彻底清查,造册装箱,由内务府派人验收,然后运往北京,共计二百多箱。
在“九一八”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以后,山庄内万余件的文物,还是被他们盯上了。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投降,承德第一次解放。但近万件珍贵文物被日本侵略者裹挟而去,只有及少部分散落沈阳、营口等地,绝大部分不知去向。
面对着“热河省立宝物馆”门券,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心情都不会平静。在我们国家的地盘上,日本人用我们的文物开办展览馆,实际上,侵略者是在炫耀他们的战利品。这是一枚耻辱的门券,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又一件历史罪证。他们不仅杀害了千千万万的先烈同胞,疯狂掠夺我国的经济资源,同时还掠夺了我国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我们必须不忘国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奋发图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永远不被别人欺辱!
参考资料:《说古道今》 高思文 团结出版社
《避暑山庄》 承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中国文史出版社
热河省立宝物馆馆舍旧址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