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 金山独秀
钱宝林
11月30日,儿子要带他的儿子去金山岭长城旅游,我们老俩也跟着去了一趟。85公里的路程,1小时30分就到了。途中算了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金山岭长城旅游也有个五六次了,当然,每次来都不一样,人不是那拨人,季节也不是那个季节,不知这初冬季节的金山岭是个啥模样。
虽然,草木凋落,没了杏花的抛彩,绿荫的惬意,红叶的浪漫,这时候的长城,更显得突兀,雄浑和刚健。
今天是星期六,爬长城的人还真不少,形形色色的老外,点缀在长城上,则另有一番情趣。看国人,老幼相伴,情侣弄恣,那幼童的叫喊,回荡在长城内外。天气晴好,能见度强,我和老伴都是古稀之年,目标就是攀登到将军楼这个制高点。
抬头望,上边就是将军楼。
极目东眺,一丝白云挂在天边,长城敌楼在山谷间显现,大小金山蜿蜒盘旋,司马台长城的望京楼赫然在目。
尽管气喘吁吁,我们相互鼓励,奋力攀爬。
从砖垛口向西望去,西斜的阳光照射在雄伟的长城上,让我想到了万里之外的大漠雄关——嘉峪关。他就像中华民族的一条纽带,维系着我们多民族国家的血脉,生生不息。
请身旁一起登长城的朋友为我们祖孙四人拍张合照。
我孙子钱文硕显得很活跃,他上上下下跑了三趟将军楼,拿着他奶奶的手机拍摄,然后发到他的六年级同学群,让同学们一起感受登上金山岭长城的快乐。
尽管面临困难,作为我们古稀的老两口最终也登上了将军楼。
话说万里长城,从老龙头的天下第一关,到西域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绵绵万里,这长城的每个段落记载的故事数不清也道不完。那为什么说“金山独秀”呢?因为,大小金山岭这段长城,里面含有障墙、挡马墙、麒麟影壁、文字砖,统称为金山“四绝”。这“四绝”在整个长城系统中是绝无仅有的。
障墙是金山岭长城的独创,在敌台两侧设置短横墙,高2米,宽1.5 米,上有望孔和射孔。挡马墙、垛墙、战台、炮台、瞭望台、礌石孔等,形成了完善的防御体系。
障墙的设计目的是为了防止敌人攻上城墙后夺取战台,它是一种横隔墙,上面设有射击孔和望孔,可以让士兵在受到保护的同时观察敌情和进行防御。挡马墙则是修筑在山谷中的短墙,其目的是防御骑兵,并防止自己的马匹跌下悬崖。
这座影壁位于金山岭长城的小狐顶楼上,是明长城建筑中迄今保存完整的唯一一幅麒麟图。这幅影壁不仅是长城建筑艺术中的精品,而且长1.84米,高1.1米,由壁顶、壁身、壁座三个部分组成。壁顶为歇山顶,筒瓦屋面,壁身的上檐由条砖出檐砌筑,壁心为一只动感十足的砖雕麒麟。麒麟图案由横5纵3、计15块大小相同的方砖组成,麒麟头东尾西,龙头鹿角,鬣毛飞扬,头回扭,张口吐舌,双眼望向身后楼橹上的望亭。遍体锦鳞细密,右前足屈曲前伸,左前足回屈,双后足腾空,蹄分双瓣,牛尾上扬。麒麟身体前后左右所雕的卷云朵朵,使其仿佛正腾云驾雾,欲向远方绝尘而去,而曲颈回望的瞬间定格又似有依依不忍离去之感。
文字砖也很独特,砖上记载着烧制城砖的年代和部队番号,如“万历五年山东左营造”、“万历六年镇虏骑兵营造”等字样,目的是可以起到一个追溯作用。一旦在施工中发现某些砖的质量有问题,立即就可以从砖上的文字追查责任,给予处理和处罚。到了现代,这些文字砖为我们对修建长城的断代,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证据。
我们下山了,在砖垛楼口,发现一队学生正在导游的带领下,讲解金山岭长城文字砖的前世今生。
走在下山的路上,抬头仰望,朵朵白云飘散过来,好像与我们挥手道别。我想,此时要是我们在长城上,那该多好啊!
又来到游客中心,老伴进去从服务员那里取来了几册简介说明书,一看,还是最新版的,喜滋滋地装进兜子里,我们打道回府。
金山岭长城异形设计简介四折(正面)。
金山岭长城异形设计简介四折(反面)。
金山岭长城简介展开(内)
金山岭长城简介(外)。展开规格510×380cm
金山岭长城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