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为引述说门口石狮子的由来

罗斌林
显示日期2024-12-15;访问次数:259; 电脑端

门票为引述说门口石狮子的由来

罗斌林

自古以来,人们认为瑞兽可以保护自己,并对它们有一种崇拜感,因此产生了许多瑞兽主题的东西,典型的例子是许多古建筑门口总会有一对由石头雕刻的狮子立在左右两侧。

剪辑_调整大小.jpg

剪辑_2_调整大小.jpg

狮子并不是中国原有的物种,狮子形象始于汉朝,据说狮子是从西域传来的。相传东汉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礼物进贡给中国的皇帝。后来狮子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成为一种赋予了神力的灵兽。在中国的文化中,狮子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不知从何时起,狮子就成为了看守门户的吉祥物了。并且逐渐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狮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征,汉唐时通常强悍威猛,元朝时,身躯瘦长有力,明清时,较为温顺。清代,狮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看门的石狮子的摆放是有规矩的。一般来说,都是一雄一雌,成双成对的,而且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符合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放在门口左侧的雄狮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玩弄绣球或者两前爪之间放一个绣球;门口右侧雌狮则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或者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

剪辑_3.jpg

剪辑_4_调整大小.jpg

石狮子在文化上的含义历来没有统一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狮子是吉祥的动物,可以驱除邪恶。而在《北京形势大略》一书中则认为:石者实也,狮者思也,言思前人创业后人守成之不易也。

石狮子作为一种建筑的装饰,大多用于宫殿、庙观、衙署以及高级官员、贵族和富商的住宅门口。而在现代,一般石狮子则多放在一些公共建筑的门口。

石狮子就是用石头雕刻出来的狮子,是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装饰物。在中国的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陵墓,以及印钮上都会看到它。但是更多的时候,石狮是专门指放在大门左右两侧的一对狮子。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这些石狮子陪伴着沧桑巨变,目睹着朝代的兴衰更替,已成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饰物。但是中国古代没有野生的狮子,那么这些石狮子雕刻艺术起源于何地、何时?又如何来到中国,成为中国的艺术的一部分的呢?

剪辑_5_调整大小.jpg

剪辑_6_调整大小.jpg

狮子的故乡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不过狮子的形象却早为我们祖先熟知:从宋清两代搜集的周代铜器的精绘印本中,已有狮子的立体形象。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被佛教推崇的狮子在人们心目中成了高贵尊严的灵兽,中国很快从印度等地学到了石狮子的雕刻艺术,并且出现陈列墓前的现象。如四川雅安县高颐墓前的石狮子,就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狮子,是东汉时期的遗物。所以狮子在中国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出现的,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到唐代时,石狮子雕刻艺术达到了顶峰。由于采用传神的创作方法,石狮子完全中国化了。中国的雕刻艺术大师将石狮子雕刻得异常壮丽,而且逼真:头披卷毛,张嘴扬颈,四爪强劲有力,神态盛气凌人。明代后,石狮子雕刻艺术不仅比唐代更高,而且人们生活中使用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宫殿、府第、陵寝、甚至一般市民住宅,都用石狮子守门;在门楣檐角、石栏杆等建筑上也雕上石狮作为装饰。如闻名中外的卢沟桥,其两边140个柱头上,都雕刻着玲珑活泼的石狮子。姿态多样,神情丰富,大小不一,雕刻得活灵活现。清代,狮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扬州画舫录》(1795年作)中规定: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石狮子通常以须弥座为基座,基座上有锦铺。狮子的造型各异,在中国又经过了美化修饰,基本的形态都是满头卷发,威武雄壮。狮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征:汉唐时通常强悍威猛;元朝时身躯瘦长有力;明清时较为温顺。

剪辑_7_调整大小.jpg

比较有名的狮子包括天安门前的狮子,中山公园社稷坛门外的狮子,北京大学门前的狮子,沧州铁狮和卢沟桥望柱上的四百多只狮子,俗话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北京天安门金水桥前后,各有一对点缀性的大石狮子,左雄右雌,雕刻得极为精美。右侧石狮子的腹部有一块伤痕。关于这道伤痕有两个传说:一是说,明代时的将领李国祯被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追击,躲藏在石狮子的后面,李自成发现了,举剑狠狠刺去,结果使石狮子受到误伤;另一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石狮子被侵略军所破坏。

剪辑_8_调整大小.jpg

剪辑_9_调整大小.jpg

剪辑_10_调整大小.jpg

剪辑_11_调整大小.jpg

狮子在民间有辟邪的作用,常用来守门。狮子又是兽中之王,有显示尊贵和威严的作用,按照传统习俗,成对的狮子是左雄右雌,还可以从狮子所踩之物来辨别,蹄下为球,象征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利,必为雄狮。蹄下踩着幼狮,象征子孙绵延,是雌狮。如果狮子所蹲之石刻着凤凰和牡丹,鸟中之王,花中之王,就称三王之狮。还有南狮北狮之分,北狮威严雄壮,南狮活泼有趣。

除了石狮子,狮子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大家熟知的狮子舞,即舞狮最迟在唐代已风靡各地,至今不衰。

剪辑_12_调整大小.jpg

剪辑_13_调整大小.jpg

 

 


编辑:王建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4-12-15 09:13:43

门券展示形象,文章解读原委,学习受益!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4-12-15 09:19:55

谢谢罗老师分享!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4-12-15 09:25:52

长知识了,谢谢罗老师引人入胜的佳作。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4-12-15 09:35:17

学习了,谢谢分享!

姓名:熊斌; 时间:2024-12-15 09:39:49

似是石狮史?适时,使施氏试释是事;是时,施氏始释是事:是事实!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4-12-15 10:54:50

一览石狮来龙去脉。谢谢分享!

姓名:陈捷; 时间:2024-12-15 10:57:52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4-12-15 11:42:11

览石狮来龙去脉。谢谢分享!

姓名:张岩; 时间:2024-12-15 12:12:22

谢谢罗老师介绍狮子文化,受教了!

姓名:张有发; 时间:2024-12-15 12:38:06

罗老师的石狮瑞兽文章清晰精彩,门票呼应主题漂亮,多谢分享。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4-12-15 13:08:07

北狮威严雄壮,南狮活泼有趣。——的确如此!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24-12-15 15:00:53

罗老师的狮解,深入刨析狮子的发展史,学习了。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4-12-15 15:22:43

学习了,谢谢罗老师分享!

姓名:钟杰; 时间:2024-12-15 16:04:30

拜读了,谢谢罗老师!

姓名:赵米焕; 时间:2024-12-15 16:26:56

拜读了,谢谢罗老师!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4-12-15 17:47:52

欣赏学习。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4-12-15 18:11:55

好文,石狮文化,源远流长,欣赏学习!

姓名:张新国; 时间:2024-12-15 19:19:52

神力灵兽,兽中之王!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4-12-15 19:52:15

欣赏了!谢谢罗老师的分享!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4-12-15 20:05:54

罗老师对石狮瑞兽研究透彻。谢谢罗老师的详细介绍!

姓名:任文奎; 时间:2024-12-15 20:54:36

罗兄对石狮颇有研究!

姓名:牛安; 时间:2024-12-15 21:09:12

故宫内有六对狮子,一对青铜、五对鎏金铜狮。20元(包括其他门值)故宫门票上都是青铜(鎏金)狮子。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4-12-19 23:58:52

拜读,学习了……谢谢罗老师分享!

姓名:冯克用; 时间:2024-12-20 23:36:15

谢谢老友分享!收藏了。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