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黔古道——奢香九驿
朱元璋一统中原后开始着手解决西南问题,多次遣使劝降盘踞云南的元梁王势力,终因梁王“冥顽不从”,不得已,只好“以兵取之”。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率军攻取云南。大军经普安道胜境关入滇,在曲靖大败梁王的十万精兵。之后傅友德、沐英先后分兵进击乌撒(今贵州威宁)与北路军郭英等围剿毕节一带的元梁王残部及土酋武装。置乌撒卫,克七星关通毕节,又进至可渡河设可渡关,平定了滇东北一带。蓝玉则带兵西进平定昆明、大理等地。不久云南全境归明,沐英留守云南,沐氏子孙世代承袭,经理云南达260余年,直至明朝灭亡。
为了维护对西南的有效统治,通往云贵的驿道必须畅通和安全。明王朝在元代驿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延长驿路,增建驿、站、铺等邮驿设施,并在沿线布防了大量的卫所、屯堡、关隘、哨卡等驻军机构。如今贵州许多市、县、区、镇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来的。即便是600多年后的今天,安顺一带的屯堡文化依旧是这么的鲜活。
贵州世居着彝、苗、侗等多个少数民族,中央王朝难以采用郡县制对其直接管理,只好采用羁縻、土司制度,任命当地土著首领为官,爵位世袭,以夷制夷,因其俗以为治。贵州历史上形成了水西安氏(鸭池河以西毕节一带)、水东宋氏(鸭池河以东贵阳一带)、思州田氏(铜仁一带)、播州杨氏(遵义一带)四大土司。
凤凰传奇演唱的《奢香夫人》风靡全国,这位彝族传奇女性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奢香生于元末,永宁土司(今四川叙永、古蔺一带)之女,后嫁给水西土司霭翠为妻。不久霭翠早亡,儿子尚幼,年轻的奢香成了寡妇。水西所属的小土司欲挟持这对孤儿寡母对抗明军。奢香忍辱负重,向朝廷献马献物,修龙场九驿通川滇,保全一方安宁,护国家一统。奢香夫人得以承袭贵州宣慰使,其子入太学,并敕姓“安”。直至清康熙年间水西安氏绝嗣停袭,从而改土归流,成为贵州存在时间最长的土司。水西安氏执政的贵阳贵州宣慰府早已片瓦不存,现大方县的贵州宣慰府则是为了旅游宣传而建的仿古建筑群。
龙场九驿现存的遗迹也不多,剩部分古道片段和古桥等遗存。龙场九驿从修文龙场驿始,经陆广驿,黔西谷里驿、水西驿,大方奢香驿(西溪驿)、金鸡驿、阁鸦驿、归化驿,至毕节驿终。向北过赤水河、雪山关连通四川叙永,向西经七星关、赫章、威宁与五尺道相连,通云南昭通、曲靖。
龙场驿和王阳明还有段渊源,明正德元年(1506年),因得罪权阉刘瑾,被贬谪至此当驿丞,驿站倾颓无法安身,只能在驿站附近的山洞中寄居,潜心“易学”,最终顿悟得道。
到了近代,红二、六军团转战于此,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36年2月1日,红二、六军团从修文奔袭镇西卫(今贵阳清镇)强渡鸭池河,之后攻占了驿路上的黔西、大定(今大方)、毕节三县,成立中共川滇黔省委和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蒋大为震怒,调集重兵“围剿”。红二、六军团则回旋于黔滇交界的乌蒙山区中,最终甩开了强敌,进驻盘县重新获得宝贵的修整机会。之后再次入滇挥师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师,继而投入到抗日战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