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诗韵之风,圆周年绮梦
——“宣南四季”纪念门票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为纪念重张开放一周年之际,于2024年5月18日推出“宣南四季”主题纪念门票。围绕“春夏秋冬”四个主题元素,将宣南士人的诗句与长椿寺美景相融合,引诗入画,博物馆在限量发放“宣南四季”纪念门票的同时,并推出配套印章。
“宣南四季”之春季纪念门票及印章于2024年5月18日——6月20日发放。
票面以粉色为主,玉兰花开代表着春天的到来,门票后页的诗句选自查慎行描绘春天碧波荡漾的诗意——“葱葱万井烟,高标见觚棱;水光与树色,到眼皆鲜澄”。诗词大意是惠顾春天,万井烟火与棱角分明的建筑交相辉映,水光潋滟,树影婆娑,一切鲜澄如初,为您渲染一幅晚春的绿意盎然。
查慎行(1650~1727年),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杭州府海宁花溪(今袁花镇)人。清代诗人、文学家。查慎行于康熙年中举,赴殿试后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供职于南书房,后归里潜心著述;雍正年去世,享年78岁。作品《敬业堂诗集》《查初白诗评十二种》等。
“宣南四季”之夏季纪念门票及印章于6月21日——9月21日发放。
票面以绿色为主,国槐树枝的绿叶衬托出夏季的热浪和生发。门票后页诗句选自宋荦(luo第四声)描绘夏的光影交错的画面——“小院摇清碧,长楸落晚花。西山还对我,空翠浩无涯”。诗词大意就是,宁夏悠然,小院中碧枝轻摇,晚花轻吻大地,与您共赏西山那抹无边的翠色,让心灵在炽热中触碰那一抹清凉。
宋荦(1634~1713年),字牧仲,号漫堂,西陂,绵津山人,晚号西陂老人,西陂放鸭翁,归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清代诗人、画家、政治家。顺治年以大臣子列侍卫;康熙年任湖广黄州通判,补理藩院判,迁员外郎,历官山东、江西、江苏按察使、布政使、巡抚,三次接待皇帝南巡后升任吏部尚书,加少太子少师,享年80岁。编著有《西陂类稿》五十卷,《漫堂诗说》。
“宣南四季”之秋季纪念门票及印章于9月22日——12月20日发放。
票面以土黄色为主,银杏树叶的金黄衬托出深秋的到来,门票后页诗句选自翁方刚描绘金风送爽的低语——“秋声入蒲褐,拈出当郊廓。城阴葭葵间,山翠衣襟落”。诗词大意是带您漫步秋日郊野,落叶轻拂,山色依依,仿佛可以将那抹山青穿于襟袖之间,感受秋的深与宁静。
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一字中叙,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乾隆年进士,授编修,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嘉庆年卒,享年85岁。著有《粤东金石略》《复初斋诗文集》等。
“宣南四季”之冬季纪念门票及印章于12月21日——2025年3月19日发放。
票面以深蓝色为主,松树在白雪皑皑的映衬下,赴一场关于冬的交流,万物在寒冷中內敛,却于寂静里孕育着希望。门票后页的诗句选自冯溥描绘冬之雪国仙境——“群贤邀我游祝园,雪花如席庭树冻,怪石参差虎豹蹲,危桥蜿蜓龙蛇动”。诗词大意就是,冬天的到来,雪花纷飞,庭院银装素裹,怪石嶙峋,桥若龙蛇,邀您共探这冬日奇景,体验别样的凛冽与神秘。
冯溥(1609~1691年),清初大臣,字孔博,号易斋,益都(今属山东青州)人。顺治年为进士,任编修、吏部侍郎;康熙年为刑部尚书,拜文华殿大学士,73岁时加太子太侍,归故里后去逝,享年82岁。作品有《佳山堂诗集》《山堂诗稿》。
通过收集“宣南四季”纪念票后,我从内心中有所感悟:
首先,宣南之处名士聚集,查慎行是诗坛“清初六家”之一,继朱彝尊之后,被尊为东南诗坛领袖,在诗坛创作、诗歌艺术研究和诗学理论研究均有建树,诗作不下万首,堪称多产诗人;宋荦是“后雪苑六子”之一,他为官正直,被康熙帝誉为“清廉为天下巡抚第一”,宋荦笃学博文,能诗文、工书画、精鉴赏、尤以诗享盛誉清初文坛,被称“康熙年间十大才子”;翁方纲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书法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论创“肌理说”;还有冯溥归故里前,康熙题诗相赠:“环海消兵日,无巨乐老年,草堂开绿野,别墅祝平泉,望切岩廓重,人思霖雨贤,青门归路远,遗兴豁云天”。在康熙年幼登基,鳌拜等四大臣专权朝政,骄横跋扈,任意诛戮大臣的朝政期间,冯溥持正不阿,敢于讳言。
其次,门票设计文化深厚。从颜色搭配上,粉、绿、黄、蓝与四季节气的变化相配,封面上方采用镂空形式,透露出主图(花木)的色质与封面的一致,还有印章的印色也同票的颜色相一致。印章的图案图形(圆形、扇形、六棱形、花瓣形)印制于票面上,也丰富了门票的整体之美。整套的4张门票排列起来具有和谐之美,真的是诗情画意:春~碧波荡漾的诗意;夏~光影交错的画卷;秋~金风送爽的低语;冬~雪国仙境的邀请!
第三,门票手续领取严谨,由于“宣南四季”纪念门票活动期间,每位到达博物馆观众每季仅限领取一枚,不可代领,确保每一份收藏都能成为心中独一无二的风景,同时领取的门票需在公众号内另外预约,这对于年轻的收藏者不成问题,对于年长者或手机操作不利落的收藏人员有不小的难度,这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
总之,“宣南四季”的春、夏、秋、冬纪念票,珍藏而短暂,真正体现出了以诗为引,以票为钥,开启了一场穿梭古今的文化之旅,门票一出溢满京城。
当我收集每个季节的纪念票之后,都会以此票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基本上都能够找到相应的文化知识。在冬季纪念票发放后,我感觉查询十分困难,在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沟通后,又联系到纪念票的主创人员,询问该票的文化内涵及原引诗词的出处时,主创人员给我的答复则是“出处就是明清宣南诗集,但是这本诗集绝版了,买不到了”。就这样我就按纪念门票的文字及作者撰写了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