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过春节
龙小平
过小年是过年的开幕式,从这天开始,喜庆的气氛持续到正月十五。北方地区都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地区,一般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湖南怀化不少地方特别是侗族苗族自治县有过小年的习俗,只是具体时间和隆重程度不同而已。
侗族生活在湘、桂、黔边境,他们过春节,有大年和小年之分。侗族称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为小年,又叫“姑婆年”,是纪念姑婆的节日,意思是祖宗各代的姐妹出嫁后,年边要回家探亲团圆。农历三十过大年,除夕晚上,送旧迎新,灯火通宵,高高兴兴吃“年更饭”。这晚村村寨寨的青年男女在本村寨互相串门、吃“年茶”。吃“年茶”是很有趣的,那是各家的姑娘(或妇女),挑水桶到井旁,等老人家敬并以后(意思是吃水不忘掘井人),姑娘们便一起拿勺子舀水,舀到井里有白泡沫为最吉祥。姑娘们用这一担水给客人和家里的人煮上香喷喷的油茶,这就叫做吃“年茶”。
苗族自古就以阴历十月为岁首,有过苗年的传统习俗。近代以来,有些地区的苗族开始改为过春节,而不兴过苗年了。但在不少苗族地区,既过春节,又过苗年,并且更重苗年。过苗年的日期,各地不尽相同,大多仍在阴历十月,也有在十一月或正月的,内容和形式各地则大同小异。
人们通常把新春期间的访亲问友叫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 、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
近年怀化掀起了文化拜年新风尚。“城乡互动新画卷·共美共乐过大年”是怀化市文旅广体局首次推出的一项城乡互动大拜年活动,采取“城市特色主场+乡村分会场”形式,鼓励城乡春节文化生活“共建共享、共美共乐、互动共荣”。激励农村非遗好物反哺市民、年味年俗优选进城、乡贤艺人优推进城;激发城市文艺精品、专家辅导、数字科技、文创设计优质资源送下乡,培育城乡“互动反哺大拜年”兴趣。营造欢乐吉祥、温暖和顺的节日氛围,激发城乡融合形成团结奋进的力量,呈现“年在乡村、年在城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拜年新风尚。丰富了怀化人民的生活,也展现了怀化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
春节联欢晚会简称“春晚”,从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怀化市每年都要举办春晚。近年由于经费等因素采取少儿春晚和特别春晚形式。
2024年《中华罗氏春晚》在怀化市隆重举行《中华罗氏春晚》由资深学者、罗贯中学派传承人、中国文化书院研究员罗托创办的,系全国唯一以姓氏命名的春晚,于2019年登记注册,迄今已经举办了四届。
2024年《中华罗氏春晚》富有创新。借全国各地企业家、经济社会界人士云集之际,首次举办《融合发展、共创未来》高峰论坛,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研究部原主任罗义贤作主旨演讲,怀化本地的优秀企业家、爱心人士、怀化红十字医院董事长罗辉在致词时庄重表示:“热烈欢迎全国优秀的企业代表、社会人士及罗氏家人们;预祝2024年《中华罗氏春晚》暨罗氏企业家《融合发展、共创未来》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今后仍然愿意为罗氏谱牒姓氏文化发展,为社会扶危济困等公益事业尽绵薄之力”。在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经济社会领域,以及学界的知名人士罗贵宝、罗托、罗丹阳等也分别作了精彩演讲。罗氏青年箐英活动联谊会筹委会召集人罗云也介绍了活动筹备的相关情况。晚会还展示了江苏省金陵画院院长罗建泉教授手书“罗氏同根,世泽绵长”。来自全国各地以罗姓为代表的艺术家们在晚会上展示了五彩纷呈的文艺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