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别有趣(二)
章云
山东历城四门塔
四门塔看似是亭实是塔。四门塔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街道青龙山麓神通寺遗址东侧。塔建于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塔身通体由巨大的青石砌成,单层,平面方形,高15.4米,边长7.4米,亭阁式塔,塔身厚0.8米,塔的四面各有一扇半圆形拱门,故称“四门塔”。
四门塔是中国现存唯一的隋代石塔,也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单层亭阁式佛塔,为中国早期石质建筑之典范,有“中国第一石塔”“华夏第一石塔”之美名。
四门塔檐部迭涩挑出五层,塔顶用23行石板层层收缩迭筑,成四角攒尖锥形。顶端由露盘、山华、蕉叶、相轮等构成塔刹,形制简朴深厚。塔室有方形塔心柱,四面各有后人移置的石雕佛像一尊,皆螺髻,结伽跌坐,面相生动,衣纹流畅。
1973年,文物部门维修四门塔时,在塔心柱的内部上方,发现一舍利石函,石函内置彩组铜函,舍利全部放在铜函之中,计有水晶珠四颗,黄琉璃珠七颗,绿琉璃珠九颗,珠子皆有一穿孔。微带绿色的胆形小瓶一个,小瓶已碎,其颈间套有骨环、银环、铜环和隋文帝“五铢”铜钱各一枚。
承德双塔山双塔
在河北省承德市西10余公里滦河之滨,因有两峰突兀,峻峭凌云,粗细相近,形似宝塔,故名双塔山。山巅之上建有形式各异,层次不同的砖塔,为辽代期间(公元927—1125年)修建。
双塔山高30多米,它上宽下窄,几乎无法攀登,但令人十分不解的是在两座山峰的顶上竟然有两座砖塔。是什么,出于何种原因要在这里建塔呢?它们又是怎样上去建塔的呢?这些都有待考证。
双塔山分为南北两峰,北峰稍高,上面原来的塔为圆形,塔已损毁,后人在原址新建一座方形三层楼阁式塔。南峰稍矮一点点,上面也有一座砖塔,原本应该也是三层,顶上的一层有破损,坐北朝南,平面方形,高约5.2米,底层宽约2.5米,楼阁式塔。据记载,1976年以前,这座塔的北面有一道大约20公分的裂缝,没想到的是1976年受唐山大地震的波及,塔不仅没有倒塌,反而那道裂缝被震得合拢了,到现在一点都看不出来,你说奇怪不奇怪。也是在那一年,从山顶震掉一块砖,人们通过砖的特点,推断出这两座砖塔应该是契丹人修建,距今大约在1300年左右。
在两座山峰之间,隐约能见到一些凹凸的地方,所以有人猜测,当年很可能是在两峰之间的缝隙里,建了之字形木梯,由于年代久远,木梯已经不见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