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仪一页:阿城文庙
编者的话:从2025年1月1日起,东北券友群举办了“心仪一页”的展示活动。大家积极响应,场面十分火爆。从即日起,决定以作者的名义,转发其中的优秀作品,望券研网的师友们给予支持,谢谢!
阿城文庙,坐落在阿城市内东南部保安门里(今柴市门里)。始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咸丰元年(1851年)至同治元年(1862年)扩建,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重新修建。平面呈长方形,坐北向南,为两进庭院式建筑群,四周环以砖构围墙,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院庭面积为0.33万平方米。建筑的中轴线上,自南向北整齐地排列着影壁、泮池、泮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大成殿前置东西两庑厢房,后置崇圣祠、启圣祠。 (阿城文庙大成殿旧影)民国初年,文庙仍在继续祭祀孔子。至1929年,文庙由阿城县慈善会监管,设有奉祀人员。1932年,文庙泮池遭到日军飞机投弹轰炸。1945年,文庙由阿城县人民民主政府民政科接管,在这里接收孤儿食宿,并办学对孤儿进行教育。到1959年10月后,文庙正式成为阿城县第一所聋哑学校校址。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文庙的主体建筑及附属建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980年,文庙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文庙被核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997年7月至2000年11月,阿城市政府先后修复了大成殿、东西两庑和大成门。(2012年时的阿城文庙大成殿,图片来自哈尔滨新闻网。)现存大成殿、配殿及部分围墙。大成殿坐北朝南,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宽5间。今高大的砖石台基及殿的主体部分仍保持较好(前面的廊柱被砌在砖内)。殿前东西两侧各有配殿5间,虽经翻修,总体均无大改动。下马碑及殿前的石浮雕尚存。
阿城文庙,坐落在阿城市内东南部保安门里(今柴市门里)。始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咸丰元年(1851年)至同治元年(1862年)扩建,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重新修建。平面呈长方形,坐北向南,为两进庭院式建筑群,四周环以砖构围墙,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院庭面积为0.33万平方米。建筑的中轴线上,自南向北整齐地排列着影壁、泮池、泮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大成殿前置东西两庑厢房,后置崇圣祠、启圣祠。
民国初年,文庙仍在继续祭祀孔子。至1929年,文庙由阿城县慈善会监管,设有奉祀人员。1932年,文庙泮池遭到日军飞机投弹轰炸。1945年,文庙由阿城县人民民主政府民政科接管,在这里接收孤儿食宿,并办学对孤儿进行教育。
到1959年10月后,文庙正式成为阿城县第一所聋哑学校校址。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文庙的主体建筑及附属建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980年,文庙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文庙被核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997年7月至2000年11月,阿城市政府先后修复了大成殿、东西两庑和大成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