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春节】(39)​初一早上的那碗汤圆

杨建
显示日期2025-01-29;访问次数:219; 电脑端

 每年初一的早上,在我家歺桌上,总要摆上两碗汤圆,摇上两双筷子,摆好后,我和家人并立在桌前,双手合计,嘴上念到,爸,妈,今天初一请来吃汤圆了,这是对我父母的一种纪念,以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对子孙的一种教育,行孝。这个习惯已几十年了,还将保持下去。

 我父母生前都爱吃汤圆,儿时的记忆,每年初一的早上,母亲总是一大早烧水煮汤圆,她一边包着汤圆,脸上总是挂着幸福的微笑。所以每年我将汤圆摆上桌,就好像看见母亲的微笑。

 那是一九七二年,为了初一早上的汤圆,母亲在腊月二十八早上就将氿米泡上,晚上又忙着锤核桃,剝花生,准备汤圆的心子料,还对我说“小平,你明天早点去推汤圆,不然吊不干。”我回答,“行,明天一早去推汤圆”。

 第二天吃过早饭,就去同院的夏妈家借来磨子,洗干净,放在条橙上(条橙就是磨架,橙子中间有个方孔,磨心连柱就插入方孔,以固定磨子),在磨子下面用旧瓷盆支好大铁锅好接米浆。再用方橙将盛有泡胀了氿米的瓷盆放在手能夠着的地方,以方便能将氿米舀进磨眼。准备就绪,叫来咋天约好的达挡,在条橙的两头对坐下来,一人一支手,推了起来,随着磨子的转动,米浆流了下来,一个手不停的舀氿米,一个手不停地推磨子,不一会就汗流夹背,气喘吁吁的了,瓷盆里的氿米不断减少,铁锅里的米浆越来越多,一个多小时,几斤氿米终于推完了,拿过早已洗净的的布袋,将米浆倒入布袋,这时布袋有个小洞,米浆从布袋里流了出来,赶紧将布袋放在铁锅里,找来针线逢起小洞,但地上还是留下了米浆。将布袋口用绳子扎紧,将布袋吊在门枋上,下面接上瓷盆,吊干就是温粉子,包汤圆的时候,加水揉成条,加入心子园就是汤圆了,这是我第一次推汤圆粉,所以记意尤新。

 后来生活改善了,农民进场卖粉子的多了,就不用自已推了,再后来,各大超市都有袋装的汤圆卖了,就直接买回来,要吃开袋下锅煮好就行了,但那次推汤圆的经历永远忘不了,今年我就买了赖汤圆,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知名品牌,明天早上煮好,就可敬老人了。每年初一早上的汤圆是一定要摆上的。







编辑:吕凌

姓名:寻波; 时间:2025-01-29 01:11:10

欣赏了,谢谢分享!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5-01-29 08:53:40

学习了,谢谢分享!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25-01-29 09:25:17

学习了,谢谢分享!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25-01-29 10:13:21

祝杨老师春节快乐、蛇年吉祥!

姓名:陈捷; 时间:2025-01-29 10:36:37

欣赏美文 ,谢谢分享!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5-01-29 10:42:09

忘不了每年初一早上的汤圆,谢谢分享!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5-01-29 11:24:09

蛇年吉祥!谢谢分享!

姓名:吕凌; 时间:2025-01-29 11:51:51

母亲的恩德永不忘!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5-01-29 12:06:17

杨老师蛇年大吉,新春快乐!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5-01-29 13:22:07

佳文靓券。谢谢分享!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25-01-29 14:10:51

童年的深刻记忆,晚辈的孝心可见。谢谢杨会长分享!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5-01-29 14:56:45

祝杨老师春节快乐!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5-01-29 16:29:49

这碗汤圆,是家的味道,是母亲的爱意,是永远难忘的家传。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25-01-29 16:58:28

北方吃饺子,南方食汤圆。普天同庆年,幸褔乐翻天!

姓名:钟杰; 时间:2025-01-29 17:26:22

祝杨老师春节快乐!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5-01-29 17:36:29

年俗美食。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5-01-29 19:35:26

孝顺的杨老师。谢谢分享做汤圆的过程!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5-01-29 19:45:45

欣赏了!谢谢杨老师的分享!

姓名:张新国; 时间:2025-01-29 22:23:43

年俗美食,乡愁难忘!

姓名:熊斌; 时间:2025-01-29 23:11:10

妈妈的味道,才是熟悉的味道,也是地道的味道!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5-01-30 07:26:40

拜读,欣赏,点赞!……谢谢杨老师分享!……还别说,咱就是喜欢吃“赖汤圆”……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5-01-30 21:29:46

南方的汤圆,北方的元宵,佳节好面食。谢谢!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