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厚多味保定菜
保定 陶万春
新春佳节团圆日,家家户户品美食。民以食为天,有2300多年历史的保定也不例外。去年,保定旅游在华夏火出了圈,立下头功的就是几个名小吃:驴肉火烧、牛肉罩饼和素颜鱼香肉丝。记得6月初,北京门票沙龙一行5人来保定研学旅游,餐桌上的这三样保定风味小吃让客人们赞不绝口。
保定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徐水区南庄头遗址出土的禽兽骨骼、谷物加工工具及煮熟食的陶器,表明保定的烹饪已有上万年历史。满城区要庄出土的商代斝、爵等青铜器,定州市一带古中山国羊羹的记载等,都证明保定饮食文化有长期的积淀。
受当地物产的影响和悠久的传统文化习俗的浸润,逐步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日常小吃和节令食品。如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有句民谚称:“二十四,家家忙,又做豆腐又扫房”,家家做豆腐、蒸年糕、摊折饼、蒸馒头等,正月初一,全家围坐在一起吃饺子。二月二烙春饼,八月十五做月饼,冬至饺子夏至面等;百姓的一日三餐以面食为主,有面条、馒头、烙饼、玉米面饼子、饺子以及烙莱饼、蒸菜饼子、蒸苦垒、轧饸饹等。即便是官府菜烹饪,很多也是源自于民间。百姓们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用虔诚之心烹调着生活的滋味,反映了他们享受好日子的现实心境,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保定菜丰厚多味,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是冀菜的主要起源地和重要组成部分。保定物产丰富,既有平原产的涿州贡米、雄县红小豆、原保定郊区春不老、徐水大白菜、望都辣椒、定州猪等农牧土特产,又有易县牛、阜平奶山羊、唐县平菇竿山区特产,也有白洋淀产的藕、鱼、虾、鸭蛋等水产。调料中有保定三宝之一的甜面酱、槐茂味道稍甜的醋、安国紫皮大蒜、定州大葱等,以及一亩泉的甘甜清水。以上为保定的饮食文化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又因为保定地处京畿,京菜和宫廷菜对保定的饮食文化影响力不小。加之南通九省,南方各地和山西、陕西的官员商贾进京的必经之路,各地美食佳肴纷至沓来。另外,直隶省会和河北省省会200多年的风云际会,直隶总督署74任总督,从全国各地前来受命,把自己家乡的味道带到了保定,与当地饮食文化融为一体,造成了了保定饮食百花齐放,共存共生的热闹情景。
再就是保定自古多慷慨悲壮之人士,人文文化底蕴深厚。保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金末元初保州(定)城重建时,酒肆列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近代史上,保定风云际会,晚清重臣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均在直隶总督署任职。民国年间,直隶督军曹锟驻扎保定7年多,各地军政要人因曹云集,蒋介石、吴佩孚、张学良、阎锡山等纷至沓来。这些达官贵人的光顾,对保定饮食文化起到助推作用。清代和民国时期,各省在保兴建会馆颇多,这些会馆常为联络乡党举办各种大型活动,聚餐宴请频繁,各自家乡的饮食文化与保定饮食文化自然相融为一体。还有,大约元代移居本地的回族、清初因为守护清西陵的满族,也为保定饮食文化锦上添花。
保定菜经过不断发展,在全国饮食当中独树一帜。从风格上看,保定菜肴属中性咸香型,讲究以本土当地原料入馔,部分选用外地名贵食材。由于物产丰富,厨师烹调技艺上乘,保定菜鲜嫩、爽滑、淳厚、干香、原汁原味,咸淡适宜,汪油抱汁而著名省内外,居于冀菜的天花板。若是从技法上讲,一是用料广泛,选料认真,一丝不苟,务求精良。根据菜肴的不同,严格选择对应的食材,从不将就;二是刀工精细,刀法繁多,配菜注重外型,色泽鲜艳,主次分明。如保定名菜“抓炒鲤鱼”,把鱼去鳞洗净后,从点鳃下八公分处下刀,片成半公分厚的木楂片,第一刀片至鱼腮处,然后每隔一公分半远,一面片七刀,一面片八刀。这样做成的鱼,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形状十分耐看。再如,刀工细腻尤其体现在冷拼盘上,花鸟鱼虫五彩缤纷,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三是烹调方法全面,基本功扎实,借鉴其他菜系精华,注重创新。
保定食文化之中,地方风味名菜不胜枚举,作者今天只介绍其极具代表性佳肴一二,以飨读者。
驴肉火烧,即是保定的美食名片,也河北省的金字招牌。它的原产地是位于保定市徐水区漕河镇,近几年以独特的风味享誉京津冀及全国各地,成为外地游客到保定的首选大众食品。
据传,明朝初年,燕王朱棣与建文帝大将李景隆塵兵白沟河,景隆兵败,退于漕河,粮草匮乏,遂令军士杀马冲饥,并招当地百姓为厨役。自此,烹马为食遂成漕河习俗,技日精,味益美。清代康熙重农桑,严禁屠杀牛马,士人乃从驴代之,几经烹制,胜过马肉,且驴贱马贵,驴肉火烧成了当地名小吃。后进据保定城区,倍受热捧,日渐普及。
医书记载:驴肉补血、补气、补虚。由驴皮制作的阿胶,滋阴补血和补肺润燥功能显著。营养学家证实,驴肉是一种典型的低脂肪、高蛋白食品,100克所含蛋白质高达18.6克,远远高于其他肉质,而100克驴肉的脂肪含量仅为0.7克。
走在保定老城区的街头巷尾,驴肉火烧店随处可见。永茂、永隆茂、老驴头、闫家、刘家……任吃货们选择。这些家夹驴肉的火烧,全是现场制作,十分考究,外观色泽焦黄,入囗外焦里嫩,火烧瓤层次分明,达数层之多。而驴肉均选用役用驴,牙囗在4~5个牙,即自然生长期4~5年的驴。所用的熟驴肉,由徐水漕河烹肉世家传人,采用传统技法制作,其所煮驴肉新鲜上口,肉酥爽滑,夹在火烧中,香而不腻,一口咬下,驴油顺着烧饼流下,令吃者赞叹不已!
保定有个“保定宴餐饮博物馆”,号称是一个能吃的博物馆,在全国引领了美食新概念。而其中的老菜谱博物馆,收藏了中国历代菜谱一万多件,被评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之最。该馆的馆主是梁连起先生,他挖掘整理的保定直隶官府菜,号称中国第九大菜系,而这菜系的头牌菜,乃“李鸿章烩菜”。
李鸿章曾两度任直隶总督及北洋大臣,并多次出访俄国和欧美各国,尤其是出使美国多日,思乡之情油生,常去当地旅美华侨开的餐馆进肴馔。美国人问李鸿章吃的什么菜?中国菜又不好翻译,李鸿章便笼统地回答吃的烩菜。李鸿章回到位于保定府的直隶总督署后,曾给膳食总管董茂山谈及此事,董心领神会。董茂山的师弟为保定名饮食店——长春园的掌柜王喜瑞,二人根据保定府擅长做烩菜的传统,精选上等海参、鱼翅、鹿筋、牛鞭等配以安肃(今徐水)贡白菜、豆腐、宽粉条等,加以保定槐茂甜面酱精心烩制。李鸿章对此菜大加赞赏并情有独钟,后来直隶官厨便将此菜定名为“李鸿章烩菜”。
牛肉罩饼,是保定人十分喜爱的风味名吃,至今为止,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清代,保定府中和轩饭庄即开始经营该品种。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和蔡明女士,到保定直隶安家罩饼餐饮打卡,网上立刻赞美声一片,吃货们欢呼雀跃,坐各种交通工具奔向保定,只为这口牛肉罩饼。去年,几十家清真餐馆火得一塌糊涂,馆内馆外待餐的人群,让俺这个“老保定”也目瞪口呆。
保定牛肉罩饼具有酥软可口,味香形美,营养丰富,物优价低的特点,对外地人是风味小吃,对本地土著而言,又是家常便饭。
保定牛肉罩饼选料精细,工艺考究。牛肉要求用胸口、正肋等处,不要腱子。高汤制作规定:先将牛肉切成半斤左右的方块,用开水氽过,去血污后,再换汤放肉,加入面酱和葱、姜、蒜、丁香、桂皮、白芷、花椒、大料、小茴香等佐料,高温煮制而成。牛肉煮成插筷可入时,捞出铁蓖中备用。大饼用白面精粉烙成斤半至二斤一张,要求香软层多。罩饼时,将大饼撕成云彩形片状,将熟牛肉切成纸似大薄片,再加之菱形葱段及香菜小段,以高汤罩之数次,即可食用。所谓的“罩饼”,就是右手托着装盘的牛肉和饼,左手从热锅里取高汤浇盘内之物,并用笊篱分汤,如此反复数次,即可加葱和香菜段上桌。还有一个术语“几罩几”,牛肉的数量在前,饼的数量在后。如“二罩三”三,即二两牛肉三两饼。再如“孱罩”,是指不要牛肉只要饼。知道了这些术语,到保定吃牛肉罩饼才不会出“洋相”。
以上夸夸其谈,说了这么多,各位看官的口水,想必是早流出来了。风景可以从媒体上欣赏,但美食非得亲口尝一尝,而且是到原产地。保定驴肉火烧好,我在海南旅居,也有保定人经营这个驴肉火烧,真空包装的驴肉,早己变了味,现打的火烧,由于水质和气温的缘故,外边不脆里边也不嫩,而是肉头沾牙。
欢迎全国各地的券友们,一有钱二有闲三用心,到俺们这个小城市旅游观光研学盖文创章,顺便尝试一下当地的佳肴小吃。我会一直在古莲花池、直隶总督署、淮军公所、清河道署、西大街等着您,您来吗?
~2025年2月6日写于保定府河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