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中有一条以人名命名的小巷
罗斌林
平遥,山西中部的一座古老县城,已经走过千年历史。明清时期,这里横连京陕,财聚天下,一度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在这座古城众多的大街小巷中有一条以近代人名命名的小街巷——宋梦槐巷,非常引人注目。说起这个名字的来历还得从抗战时期说起。
1938年2月13日,日本侵略军两万多人大举进攻平遥。城防部队骑兵营500多名战士和日寇展开了生死之战。整整一个上午,日军虽然付出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但始终攻不下城来。下午三时,日军调来重炮轰击这段城墙,炸开了一个约三十多米的缺口。这是一场兵力悬殊的战斗,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下,四百多名士兵壮烈牺牲。日军的刀枪并未折损平遥的气节,但却给古城留下了巨大的创伤,七十二座敌楼中,有六十九座倒塌,六座大型城楼被彻底拆毁。这座历经千年的古城,变得满目疮痍。至今,古城东面的城墙上遗留的几个巨大的炮弹孔,忠实记录着这座千年古城经历的最大一次浩劫。
城破之后,日军以清查户籍为由,四处搜查抗日人士,并对城内的百姓进行报复式屠杀。看到这种惨状,85岁的平遥商会会长宋梦槐冒着生命危险,把幸存的三十多名战士全部隐藏在自己家中。
平遥商人自古重义,为了安全把战士送出城外,宋梦槐不得不忍辱负重,顶着“汉奸”的骂名,做了日军的维持会长。但暗地里却以协助清查户口的名义,与日军进行周旋。宋梦槐对日本军官说,让我清查户口可以,但我有一个条件,现在全城街巷尸横遍地,应先清理街市、战场,把这些尸体运送到城外掩埋,然后才能清查户口。日军同意了这个做法,宋梦槐就让藏在家里的战士们换上便衣,扮成民夫,抬着同胞战友的尸体逃出城去。宋梦槐凭借一己之力,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先后救出了许多战士和乡亲。几个月后,老人离世。临终前,他说,“我是中国人,没有变成日本人,我一辈子就只有一个宗旨,什么事情对平遥人有利,我就做”。在今天的平遥古城里,宋梦槐巷是唯一一条以人名来命名的街巷,他的故事也一直被人们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