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祉无疆
——观承德博物馆“福祉无疆”展
钱宝林
正月初十,普宁小镇有庙会,承德券友常大哥去了。从他发到群里的微信照片看,他又去了普宁小镇对面的承德博物馆,而且观看了一个新设立的年画展。我和老伴也没啥事,也准备去参观一下年画展。
2月16日是星期日,我们老两口吃过早饭,乘公交来到承德博物馆。我们按照导引员经安检来到展厅,先在服务台盖了三枚纪念章,其中的一枚是承德博物馆。
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承德博物馆的名称有了新的变化
盖完章,向左侧一抬头,发现有一更新的展厅,展厅前还悬挂着四盏宫灯,一副对联,内容为:景丽瑶墀鸞鹤翔空腾慶霭,春回瓊岛鱼龙献瑞展新图。那横批自然是展览的主题——福祉无疆了。
记得去年,也就是龙年,展览的主旨是“辰龙献瑞”。我们且看看巳蛇,博物馆推出的是什么内容。
通过主办方撰写的前言,我们了解到的信息是:
“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自古以来,“吉祥”二字就代表着福瑞喜庆,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尽向往,古人凭借非凡的创造力,将祥瑞之兆与优美图形巧妙融合,绘制成一幅幅色彩斑斓、意蕴悠长的吉祥花卷,寄托着人们对于幸福美满、福寿绵长的热切期盼。历代君王,以皇权永固、国运昌隆为最高理想,视吉祥图案为护佑社稷的神圣图腾,将其充盈于宫廷的每一寸空间。这些图案,或源自神话传说的瑰丽演绎,或沐浴道义佛法的智慧灵光,或巧借变形谐音的妙趣构思,或融入动植物的象征寓意,加之皇家工匠的细腻雕琢,无不绽放着匠心独运的璀璨光华。历经岁月沧桑,这些宫廷珍宝依然熠熠生辉。它们不仅是权利和荣耀的见证,更是那个时代精神风貌与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宛如跨越时空的使者,向我们诉说着那段辉煌灿烂的历史,传递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的温馨祝愿。
清 黄缎地织绣“海屋添筹”纹靠背
这“海屋添筹”还有个典故。这是源于宋代苏轼的《东坡志林》。传说三个长寿老人均不记得自己的年龄。一个说少年时和盘古是朋友;一人说当海水变桑田,他便往屋内添一筹码,现在已装满十间屋舍;一人说他吃过的蟠桃核已和昆仑山一般高。
图案很有意思,海面上漂浮着一座神秘的“海屋”,每当仙鹤自海上飞来,口中衔着筹码,将其投放到海屋中时,就代表着人间又经历了一次沧海桑田的巨变,也寓意着被祝福者的寿命又增加了一岁。“海屋添筹”是为人们祝颂长寿的吉祥图案。
清 红缎织绣八仙、福禄寿三星人物寿字
清 光绪 光绪仿乾隆款粉彩百鹿尊
清 康熙 掐丝珐琅兽面纹天鸡耳方尊
这是一件仿古代青铜器方壶式样。方口,束颈、垂腹、方圏足。肩饰銅鎏金兽首衔环双耳。通体施蓝色珐琅釉为地,壶身图案界为四层,颈饰兽面蕉叶纹,肩、足均饰双夔龙文,腹部饰兽面纹。
清 銅鎏金掐丝珐琅葫芦形小佛龛
这件文物顶部以日月火焰为装饰,下部衬托展翅欲飞的蝙蝠。正面开九个葫芦形小龛门,内供九尊无量寿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代表了最大数字,寓意至高无上;葫芦与蝙蝠象征多子多福、吉祥如意;无量寿佛,寓意帝后万寿无疆。
清 乾隆 长寿三尊
在藏传佛教中,白度母(左)与无量寿佛(中)、尊胜佛母(右)合称为“长寿三尊”。白度母又称“七眼佛母”,传说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是救苦救难的善良女神。尊胜佛母,三面八臂,主尊白色,慈悲为怀,能使人延寿增福。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之意译,既为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又是可以赐予众生今生世寿的长寿佛。
清 黄纳纱菊花团寿纹荷包(左)兰缎八宝海水纹荷包(右)
左边这件文物荷包上端叠褶,下端展开,呈扇面状。双面绣有荷花、寿字、盘长纹,寓意“福寿绵长”。顶端系有四条白色丝带,并缀有四个绿色刻团寿染骨钮装饰。
右边这件文物形制同样,它的双面绣有八宝海水纹,上端穿有四条黄丝带,长寿染骨钮装饰。
清 红雕漆寿春图圆盒
清 乾隆款粉彩红地开光婴戏纹轿瓶
轿瓶为三个并列直筒口,两侧夔龙耳,腹圆形。口沿饰金地粉彩花卉,腹部开光内白地粉彩绘婴戏图,底青花“乾隆年制”单行篆书款。婴戏纹是一种传统的陶瓷装饰纹样,生动展现了儿童活泼可爱的形象和各种游戏场景,体现了古人对健康、自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一件件宫廷文物,细细观看,我们徜徉在吉祥幸福的美好之中。办展者的良苦用心,让我们从心里感受到阵阵的温暖。正象该展厅的结语中说的:千百年来,吉祥文化犹如一条蜿蜒不息的河流,深深浸润于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虽历经沧桑岁月,却始终未显淡薄,反而在时光的洗礼下愈发璀璨夺目。无论是雕梁画栋上的龙凤呈祥,还是市井小巷中的福字窗花,它们都是时间的见证者,文化的传承者。让吉祥之光照亮每一个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