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市中的千年倒坡古刹—昆明圆通禅寺
罗斌林
说起“千年古刹”大部分人很容易联想到的画面是古老的寺庙藏于深山老林之中远离人间烟火,一片清幽宁静的景象,但古刹并非都是这样。昆明八景之一的千年古刹“圆通禅寺”就与众不同,它被昆明的闹市所环绕,外界终日热闹非凡,寺庙之内则独立清雅幽静。


圆通禅寺位于昆明最繁华的道路之一的圆通街,圆通禅寺原名“补陀罗寺,”始建于唐南诏时期,传说是为了镇住圆通山潮音洞的蛟龙而建,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昆明圆通禅寺的建立比浙江普陀山早一百余年,是我国最早的观音道场。经历数载岁月变迁,多次重修扩建。圆通禅寺“奇”,奇就奇在它的建筑上。大部分寺庙都是由低向高通向大殿,这里却大不相同,进门后要沿斜坡而下,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倒坡寺”。


(随处可见的下坡路)
坡下屹立着“圆通胜境”牌坊,这是清康熙七年(1668年)吴三桂建造的,彩绘精美、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是典型的滇式牌楼。



继续前行便是龙华宝殿,也称“天王殿”,供奉着弥勒佛和四大天王,殿前置着一个明代铸造铜香炉。

穿过宝殿,一副如梦如幻的风景展现在眼前,八角亭立于水中,亭内是观世音菩萨佛像,这种“水榭佛堂”的景致在中国属罕见。四周石廊石栏柱上雕有大小石狮100多对,亭北有桥,通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为一重檐歇山式宫殿,建筑面积达600余平方米,寺宇风格具有元代建筑的特点,屋檐之下铜铃叮咚作响。大殿正中有元代塑造的三身佛。


从大殿侧后沿石磴上行,是新建的铜佛殿。此殿建于1985年,专为迎受和供奉泰国赠送的铜制释迦牟尼佛像而建,融合了中国和泰国、印度的建筑风格,为叠檐交错的尖顶建筑。



大殿后右侧,岩间有穿石曲径可以直上圆通山。近山高崖上还有道教张三丰仙师像、纯阳大帝像等刻石,佛道兼容,又成圆通寺一大特点。


水院寺庙的放生池居住了许多巴西龟,每当天气晴朗,就成群结队在亭子边晒太阳,悠然自得的样子看得好羡慕。但寺院并不鼓励人们随意放生,所谓“放生不当即杀生”。放生池中曾经还有不少鱼,但圆通寺靠近翠湖,海鸥常来池中吃鱼,却经常弄伤鱼后鱼又落回湖中,遭乌龟分食。寺中的师父们看到此景顿生怜悯,从此将池中的鱼全部请走。


其实,无论你是否有宗教信仰,圆通禅寺都值得一游,精妙的建筑、庄严的佛像、雅致的风景,在闹中取静的古刹中,享受这里的一片清净。自然与人类在这一片园地内和谐共生,无论是寺中僧人还是游历到此的游客,人人都怀着一颗善心,这样的情景配上“人间乐土”牌匾,真是再合适不过得了。


编辑: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