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年淘票记
龙年伊始,哈尔滨文庙(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组织实施了发放“中国传统节日系列纪念门票”这一项弘扬中国民俗文化的活动,这对我一个门票收藏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大的好消息。按计划这套传统节日系列纪念门票,将分别展示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清明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八、小年和除夕这十二个传统节日。每种节日票在每个节日来临之际进行发放,这也就意味着这套票的发放将延续一年的时间 。而随着龙年除夕夜的到来,也就是今天,龙年传统节日系列门票发放活动终于完美收官了。看着拿在手中系列票的最后一张带有除夕字样的门票,回想一年来淘票的经历,真是感慨万千。这里面有艰辛,有喜悦,也有无奈。说到艰辛,那就是要在冬日里零下二十多度排队一个多小时才能领到票。有时为了多领一张票,不得不受着白眼厚着脸皮去加塞。说到喜悦,那就是每当一次次领到心仪的门票时的小激动。而无奈就是无法弄到更多的票来满足各地票友的需求。此时,就想着把一年来的淘票经历记录下来,以供闲暇时重新回味一番。



记得龙年的大年初一,先是在文庙的领票处扫身份证领取了这枚邀请函,再进入到文庙里面,凭邀请函领取了“福”字和盖好的有着“龙”元素的章卡,然后就是领取心仪已久的带有春节字样的纪念门票啦!大红的票面看着真是喜庆养眼,这大概是我们的国家和广大民众在龙年一定会红红火火的创意吧!

这是手持邀请函在文庙门前的留影,文庙及黑龙江民族博物馆的字,是赵朴初的手笔。当时知道发行门票的人不多,游人很少,自己很悠闲的拍了很多照片。

这是按活动组织者“在文庙内建筑上拍六张带有“龙”元素图案的照片,并发到朋友圈就可以得到一张门票”的规定所拍的照片。

钦定第一甲第一名”的龙章卡创意挺好,可惜哈尔滨建城史太短,是十九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才使得哈尔滨才从一个小渔村逐渐发展起来。可没几年中国的科举制度就废除了,哈尔滨也就没有机会再出状元了。于1929年建成的文庙就只能在侧面开设庙门了。



大年初五,在文庙领取了一张年历,在年历上当场盖了多枚的龙章,同时又领取了一枚春节门票。说起来哈尔滨文庙最大的看点,应该是这座重檐庑殿顶的大成殿,其高二十多米,面阔十一开间(曲埠的孔庙大成殿才九开间),跟皇家一样的规制,其规模像故宫太和殿一样的雄伟壮观。

元宵节这枚票的领取最是费尽周折的,因为自己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觉得领票的人会和上一次一样不会很多。所以元宵节领票的当日,出家门晚了一点,又加上路上堵车,比放票的时间晚到了七分钟,当被告知票已经发放没了的时候。当时的我完全可以用“沮丧至极”和“后悔莫及“这两个词来形容。没有想到两次领票只相隔十五天,领票的人会增加到这么多。好在窗口答复隔天还会发放一次,虽然后来得到了元宵票,但错过了一次多得到几枚票的机会。

这是起早等着领票的队伍。从发放第三枚票开始,知道发票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提前两个小时就排上队了。这其中真正集门票的也就不到十人,另有二十多人是集邮爱好者,这部分人领票除了自己收藏一套,剩余的都用来制作双票封了。再有一些人是集章爱好者,这部分人有百多人,领到票就自己留下了。还有就是一些散客,也领走了一些票。每种票每次就发放300枚,要想多领几张票,就得求着亲朋好友帮忙,可大冷的天也不太好意思张口。在发票现场多次看到放票结束后,总有人拿着钱问有没有出售的,本人也试过,但很少看到有人出让。


为了防止领票时发生混乱,文庙的工作人员,曾采取了发号领票的措施。


中秋节前夕,文庙组织了一次游客参与体验多种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动。如猜谜、踢毽子、投壶和套圈等。同时,制订了让游客自身积极参与民俗活动,且只有取得一定成绩得到奖励后(奖励币),方能用得到的奖励币换取纪念门票的活动规则。这使得纪念门票的发放活动更加的生动活波和具有节日氛围。

为了多得几枚奖励币换门票,本人不得不反复排队参加各项活动,一上午的努力,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那就是得到心仪的六枚中秋节纪念门票。

投壶每人三支箭,还好,投中了两支,得了两枚奖励币。套圈三中二,得了两枚奖励币。

毽子小时候经常玩儿,可现在已七十岁的我对这个项目还真有点儿吃力,费劲巴力的踢了五个,刚刚好得一枚奖励币。

对于“冬至”这枚门票,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在年初刚看到这套民俗节日系列票中将会有冬至时,自己还产生了一个疑问,自认为冬至应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怎么会和传统节日有关联。后来经查询才得知冬至兼具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其不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如此看来,集门票还真能长点儿知识。

这是文庙活动组织者与一些门票收藏爱好者和游客在进行交流,很赞赏他们能够耐心和认真地听取有关门票发放的一些建议和要求。

年富力强的文庙领导正在与黑龙江门票协会的侯会长就传统节日门票的发放情况交换意见。在这里应该给文庙的领导组织实施的这次传播民俗文化的活动一个大大的赞!

青春靓丽的文庙骨干工作人员,正在听取集章爱好者提出的有关纪念戳卡的问题,其出色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令一众领票者敬佩不以。


随着系列门票的最后一张除夕票到手,跨度一年的淘票“工程”终于完美地落幕了。按照组织者当初发放该系列门票集全十二枚票根,并拼在一起将会激活“神秘图案”的说法,回到家后赶紧把全套十二张票拿出来,将背面拼在一起,显示的是“金榜题名”四个大字,其背景是一幅古画,具体是哪位大师的作品还没有来得及查询。“金榜题名”是来文庙许愿的高考学子的最大心愿,文庙组织者的创意值得称赞。此时此刻,在欣赏龙年传统系列门票的同时,我也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能在蛇年淘票的路上,继续辛苦着,快乐着。




编辑:张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