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却的回忆(上)
——毛主席在保定的足迹
保定 陶万春
“巍巍井冈山高,滚滚延河水长,毛主席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天安门上红旗飘,中南海里明灯亮,毛主席的恩情千秋万代传。”每当我听到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魏松唱起这首歌时,就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北京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前,只要是开放日,瞻仰的人们排着长队,人手一枝或白或黄的菊花,缓缓走近毛主席遗体旁边,有行注目礼的,有泪流满面的,有思绪万千的……。
做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50、60后,甚至是70后,此生已将毛主席的一言一行,都印在脑海里,溶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毛主席的丰功伟绩牢记心底,此生难以释怀。保定与北京是近邻,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关联,历史上毛主席也曾六次莅临保定,留下了一串串深深地足迹,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也长久的留在了保定人心中。
(一)
初来保定看学子。1918年10月6日—10日,毛泽东和蔡和森、萧子升从北京到保定,安排赴法勤工俭学事宜,并看望湖南青年学生。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但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没有解决,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继续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赴法国勤工俭学形成了波澜壮阔的热潮,努力探寻振兴中华之路,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兴起,湖南人又是当时影响最大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成员的蔡和森,赴北京联系湖南学生赴法勤工俭学的准备工作。
1918年8月,毛泽东同准备留法的二十几个湖南人来到北京。经在北京大学任教的杨昌济先生(杨开慧的父亲)的介绍,毛泽东在李大钊任馆长的北大图书馆谋得一份助理员工作。
毛泽东于1918年10月6日专程来到保定,住在西大街北唐胡同“第一客栈”,第二天和其他人一起游览古莲花池并合影留念,可惜这张合影至今下落不明。10月10日,蔡和森同其他一部分人一道去了高阳县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毛泽东返回到北京。
毛泽东对1918年到保定的这次经历记忆很深。1952年,当他重游莲池书院时,因为园中有个别古建筑被损怀,他就说:“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1958年,毛主席视察保定地区,他还回忆起了当年的经历。毛主席身边的卫士田云毓说,1958年他作为卫士随主席来到保定,主席给他们讲起当年组织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往事,主席告诉他:“在去上海的火车上睡着了,鞋被偷了。坚持了两天,到了目的地才买到鞋!”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中记载:毛泽东回忆说,在这次保定之行,还“绕保定古城墙走了一圈”。
(二)
胭脂河畔战犹酣。1948年4月12日—5月27日毛主席在阜平。
1948年3月,毛泽东率中央前委离开陕北东渡黄河,经山西省,过龙泉关,于4月12日到达阜平县城南庄西下关村。毛主席从此踏上通向中原的道路,解放战争的反攻阶段也进入了关健时期。
毛主席在西下关村聂荣臻司令员的司令部住地,召开了中央前委和中央工委会合以后的第一次书记处扩大会议,对当前的时局形势和任务进行分析和部署,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五大书记,还有聂荣臻、薄一波、陈毅、粟裕、李先念、张际春等出席。这就是著名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城南庄会议”。
在城南庄,毛主席还致信李济深、沈钧儒等各民主党派领袖,就新中国成立“共同策进,完成大业”。
1948年5月18日早上,国民党飞机轰炸了毛主席住地,炸弹就落在主席住室外,门外的廊柱上还留有弹痕,庆幸的是炸弹未响。解放后,查到了干这件坏事的内奸,并将其枪毙了。这是个内部炊事员,他偷偷摸摸在村头的树洞中与国民党特务交换情报,还在主席住的平房顶上晒被子,并将白色的被里朝上反光,为偷袭的飞机显示目标。为了保证安全,当天晚上毛主席就转移到距西下关村5公里外的花山村。
当年在花山村小学任教员的张冀新老人,讲述了曾写进小学语文课本的“花山石碾”的故事:主席住的门口不远处有一个石碾子,是村里老乡们加工粮食的地方。由于碾子在使用时,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怕影响首长办公,就不让推了。主席出门散步,发现老乡们推碾子都去了上边另外一个碾子,就说,还就有碾不用,这个不影响我办公,还是让老百姓来这儿推吧。
毛主席住花山村时,曾前往附近的温塘村洗澡。人们为了表示对领袖的怀念,在这里建成温塘疗养院,并把毛主席曾经洗过澡的水池叫做“领袖池”。
毛主席住地门前有条小河沟,没有桥,过河沟的时候,只好踩着石头墩子。主席离开村子后,村民在这里修起一座小桥,叫做“思念桥”。
为了寻找毛主席当年在保定的足迹,我曾几次到城南庄打卡。站在当年老人家的住处,看着那一件件普通的家具和办公用品,让我浮想联翩。假如不出现那个通风报信的炊事员,假如毛主席不离开城南庄,就没有石家庄平山县西柏坡什么事儿了。新中国将从城南庄走来,城南庄也会变成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一片红色的热土!
(三)
“进京赶考”步履坚。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和党中央总部从西柏坡出发,经灵寿、正定、行唐、曲阳,当晚住唐县城东淑闾村李瑞成家。24日路过保定,3月24日傍晚住进涿县(今涿州市)县城。
3月23日,毛主席一行乘汽车到达保定辖区的曲阳县城,来到北岳庙。他神采奕奕,红光满面,健步登上德宁大殿,仔细观看了东西壁画,赞叹不已。驻京后,毛主席指示河北省于1950年春天,为北岳庙拨4000斤小米的折款,新建了大殿内东西壁画的木制护栏,一直保存和延用至今。这充分体现了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政府对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十分重视,也说明北岳庙壁画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淑闾村是个英雄村,群众基础好,所以选中这个村落脚。毛主席当年就住在李成瑞家。后来李成瑞回忆,“3月23日,毛主席就住在我家的北房。那天主席用临时搭的木板床当桌子,一盏小油灯伴他一直工作到天明!第二天就离开了。
3月24日中午时分,车队到达保定城西门外广场,区委书记林铁、军管会主任兼军区司令员孙毅等早已在此迎候。中午用餐时,毛主席指着一盘清蒸鲤鱼问林铁:“这鲤鱼是从哪里来的呀?”林铁答道:“是白洋淀的鱼。”在市场能买到新鲜的水产,说明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毛主席很高兴。
24日下午,毛主席一行离开保定继续北上,经徐水、定兴、新城(今高碑店)来到涿县(今涿州市)。城门口持枪站岗的哨兵挡住了前进的汽车。
大家正在着急时,中央机关打前站的同志和涿县县委领导人,急匆匆从县城里跑来,边跑边喊:“进!进!快让汽车进去!”哨兵这才敬礼放行。
毛主席在路过涿县城南“三义宫”时,下车进入宫内参观。毛主席说:“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占人和。什么是人和?人和就是团结,就是民心,团结就是力量。”
毛主席在涿州城内住地粉子胡同路北院内,原天主教堂一排建筑8间,建筑面积84平方米,已列为毛主席进京路居纪念馆之一:党中央进京前毛泽东住所纪念址。
3月25日,中央总部和毛主席换乘火车离开涿县,进驻了北平香山,主席住在“双清别墅”。
~2025年2月25日写于保定古莲花池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