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遗愿 砥砺前行
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
王胜明
辛亥革命风雷激荡,中山遗愿万古流芳。今年3月12日,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
1911年,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他提出的“振兴中华”口号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及“民主、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为中国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南、北、西三面环山,东临珠江口,距中山市城区20公里,距广州城区90公里,距澳门30公里,隔珠江口与深圳、香港相望。本馆成立于1956年,目前管理范围2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135人,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孙中山原在香港学医,并成为西医医师。鸦片战争后,孙中山目睹中华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孙中山早期受郑观应的改良思想影响,后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
这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物原为明太祖朱元璋所建的汉王府。到了清代,清王朝把这里改为两江总督署衙门。1853年3月,太平军定都南京,把原两江总督署扩建为天王府。1864年7月,湘军曾国荃攻陷天京,放火烧了天朝宫,大部分建筑被毁,仅存王府内城部分建筑和西花园。然后曾国藩在1870年重建符合礼制规范要求的两江总督署。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以此地作为办公处。
在复兴公园西侧香山路7号(原莫里哀路29号)
上海中山故居
有一座深灰色的两层楼房,楼前是一片正方形的草坪,三面环绕着冬青、玉兰、香樟和松柏,是一座幽静的欧式花园住宅,系当年旅居海外的华侨,为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集资购赠。孙中山先生与夫人宋庆龄,于1918年至1924年,居住在这里。
故居是一幢 2层楼房,建筑面积438平方米。前有花园草坪,屋内楼下是客厅、餐厅,楼上为书房、卧室和小会客室。其中的陈设,都按照孙中山生前的原样布置,绝大部分为原物。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由孙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宋庆龄陵园管理委员会管理。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北端,占地28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主体建筑为二层红色楼房,因此又称"红楼"。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进驻这里,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发布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这里珍藏大量文物和文学、照片资料。
提到孙中山和宋庆龄,人们不仅会想到他们为中国奋斗的事迹,也会想到他们精诚笃定的爱情。
1915年10月25日,两人步入婚姻殿堂开启了他们的婚姻生活。下图为1916年4月24日,孙中山与宋庆龄补拍的结婚照。
对于孙中山来讲,宋庆龄不仅是他的生活伴侣,更是他革命事业忠实的战友、助手、继承者。而对于宋庆龄来说,孙中山是丈夫,还是拯救中国的英雄,也是她的革命导师。在她的意念中,爱情与革命已经融为一体。下图为1919年,孙中山、宋庆龄结婚四周年纪念的留影。结婚四年,宋庆龄还清晰记得,他们婚礼上,丈夫送个自己的礼物——一支德国毛瑟手枪。孙中山说:“这枪配了20颗子弹,19颗给敌人准备,最后一颗,是危急时留给自己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故居,位于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是展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及中国近现代史的旅游景点 ,国家3A级旅游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都文明旅游景区。是展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的旅游景点。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为大学士明珠的府邸花园,乾隆年间为和珅别院,嘉庆年间为成亲王永瑆王府花园,后为光绪父亲醇亲王奕譞府邸花园,清末又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即摄政王府花园。新中国成立前夕,这里已经荒芜凋敝。后周恩来总理受党和政府委托,筹建宋庆龄同志在北京的住宅,于1961年将这座王府花园整饬,并在原有建筑迤西接建了一座两层小楼,筑成了一座优雅安适的庭院。1963年至1981年,宋庆龄在此生活工作了18年,直至逝世。
1981年10月中央决定把此处住所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故居 ",并由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陵是被称为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的陵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东邻灵谷寺、西毗明孝陵。孙中山1925年3月在北京逝世後,中国国民党遵照他的遗愿,在南京为他修建陵墓。中山陵1926年1月开始兴建,1929年春建成祭堂等主要建筑,当年6月1日孙中山入葬,陵墓全部工程至1931年才告完成。
中山陵由吕彦直设计,整体平面呈警钟形,与孙中山“唤起民众”的政治遗嘱相契合。陵墓设计充分利用地势,将牌坊、陵门、碑亭、祭堂等主要建筑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在紫金山南的缓坡上。
中山陵吸取中国古代陵墓的对称布局,利用墓道和台阶将主要建筑连为轴线,并布置大片绿地,将陵墓建筑群联接成与背景山势相称的宏大整体。
陵墓主体建筑采用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的大屋顶造型,应用西方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技术,以肃穆的蓝白色调和严谨的建筑构型表现出沉静恢弘的气度,被认为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融合中西的经典作品。
我于1991年,1993年,先后两次到过中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