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访屈原墓:叩问千年诗魂的赤子之心

湖南:龙小平
显示日期2025-03-17;访问次数:146; 电脑端

春访屈原墓:叩问千年诗魂的赤子之心

龙小平

仲春时节的汨罗江畔,细雨将青石板浸润得泛着微光。受邀前往普德文化园的路上,我未曾料到这场学术之旅竟会与两千年前的孤傲诗魂相遇。当得知屈原墓就隐在普德观后的玉笥山间时,心脏突然像被某种古老韵律叩击——这或许就是历史给予当代人的宿命邀约。

微信图片_20250313195601_调整大小.jpg

微信图片_20250313195609_调整大小.jpg

穿过普德观青灰色的山门,檐角风铃在湿润空气里轻轻摇晃,仿佛奏响楚地巫音的残章。这座始建于唐末的庙宇历经千年沧桑,战火屡次将它化为焦土,信众们却始终执着地在废墟上重建信仰。这种生生不息的精神,与江畔那位抱石沉江的诗人何其相似?当现代人触摸着新修葺的朱漆廊柱时,指尖传来的不仅是木材的温度,更是文明传承的脉动。

微信图片_20250313195555_调整大小.jpg

沿着玉笥山蜿蜒的石径拾级而上,十二座疑冢如星辰散落在翠色山脊。最大的一座封土堆前,茸立着全国重点文物的石牌。"故楚三闾大夫之墓"的清代碑刻已被岁月蚀出苍苔。驻足凝视斑驳字迹时,恍惚看见渔火明灭的江面:公元前278年那个湿冷的五月,白发萧然的屈子怀抱青石走向江水,衣袂间还沾着《天问》的墨香。十二座疑冢不仅是防盗的智慧,更像是历史为诗人展开的十二重隐喻——关于理想与现实的永恒悖论。

微信图片_20250313200605_调整大小.jpg 微信图片_20250313201018_调整大小.jpg

山风掠过松林,带来江面湿润的气息。烈女岭的杜鹃花正在雨中燃烧,让人想起《九歌》里"被薜荔兮带女萝"的山鬼。导游讲述金头传说时,我突然明白那个被鱼虾噬去面容的诗人,早已将最珍贵的头颅——他的诗篇与精神,永远镶嵌在民族记忆的苍穹。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的"四大文化名人"称号,不过是给这盏照耀千年的明灯再添一缕光晕。

微信图片_20250313201856_调整大小.jpg 微信图片_20250313200443_调整大小.jpg

下山的路上,望见普德观香炉里升起的青烟,与江面氤氲的水雾交织成迷离的纱幔。两千年前那个投江的身影,在历史长河里激起的岂止是端午的龙舟与粽香?他投下的分明是一颗精神的燧石,让"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之火代代相传。今日我们重建的不仅是祠庙,更是对文化基因的守护;祭奠的不仅是诗魂,更是对精神原乡的回归。

微信图片_20250313201030_调整大小.jpg

微信图片_20250313201042_调整大小.jpg

微信图片_20250313201610_调整大小.jpg

归程中,车载广播正播放现代诗朗诵,电子屏幕映照着乘客们的脸庞。但我知道,在某个细雨绵绵的春夜,汨罗江底的沙粒仍在默诵《怀沙》的残章,玉笥山的松涛永远回荡着《离骚》的韵脚。当我们的车轮碾过湘楚大地时,那些沉睡在十二疑冢里的诗行,正在春泥深处悄然萌发新芽。


编辑:王建

姓名:熊斌; 时间:2025-03-17 07:50:39

作为含金量巨大的四大名人之一,屈原的历史地位和重大影响被广泛肯定。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5-03-17 09:44:02

谢谢小平分享!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5-03-17 09:52:56

弘扬屈原文化,传承求索精神。点赞!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5-03-17 09:56:15

内容丰富,可读性强。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5-03-17 10:56:18

传承求索精神。谢谢分享!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5-03-17 11:02:59

那些沉睡在十二疑冢里的诗行,正在春泥深处悄然萌发新芽。谢谢小平分享!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5-03-17 11:22:16

拜读了,谢谢分享!

姓名:秦勇; 时间:2025-03-17 11:22:27

图文并茂,欣赏学习了,谢谢龙老师分享!

姓名:寻波; 时间:2025-03-17 11:44:41

欣赏了,拜读了,谢谢分享!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25-03-17 11:56:30

因为《离骚》和端午节,我认识了屈原!因为龙老师的文章,我对屈原更加敬重!谢谢龙老师!

姓名:张新国; 时间:2025-03-17 12:29:55

千年诗魂,赤子之心!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5-03-17 13:03:52

在少年时期,看到一部“屈原”的香港电影,知道《离骚》和端午节,我屈原的故事。现读龙老师文章,重这段历史,学习了!

姓名:陈捷; 时间:2025-03-17 14:22:26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姓名:李金燕; 时间:2025-03-17 14:26:50

汨罗江底《怀沙》音, 玉笥山涛《离骚》韵。 十二疑冢萌新芽, 诗魂千年楚地章。 天地诗篇赠屈子, 小平叩问赤子心!

姓名:何卫示; 时间:2025-03-17 16:03:20

秭归,汨罗,同为屈原文化传承之地。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5-03-17 17:02:58

欣赏游览。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5-03-17 17:53:43

欣赏了!谢谢龙老师的分享!

姓名:钟杰; 时间:2025-03-17 18:34:57

欣赏了,谢谢龙老师分享!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5-03-17 20:27:48

凭吊伟大诗人,吟诵离骚怀沙!!!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5-03-17 21:27:45

谢谢龙老师介绍分享屈原墓游记!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5-03-17 21:38:35

弘扬屈原文化,传承求索精神。谢谢!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5-03-18 02:19:24

拜读,欣赏,点赞!!!……谢谢龙老师分享!……求索,再求索……

姓名:金卫权; 时间:2025-03-19 19:21:49

龙会长图文并茂。介绍的很好。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