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景区的团体邮资门票
汪政
狼山景区印刷使用的团体邮资明信片门票(以下简称团体门票),种类变化并不是很多,多的是印刷批次号的不同,尤其是集中在2009年至2016年这个时间段。团体门票平常不太引人注意,但却是狼山景区门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特殊种类。我第一次认识接触狼山团体门票,也还是十多年前的事情(图一)。由于这枚团体门票因票商的因素,在爱好者手中存世比较多,而显得平凡一般。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团体门票在当初使用的那一个阶段中,团体旅游的人流量比较多才会启用,这也为后来使用的团体门票留下了一个伏笔。
这枚团体门票通常使用于30人以上的旅游团体,每人的票价按当时进入景区成人票价的95%结算。团体门票由当时南通市邮政局设计室的刘卫东设计,画面采用装饰写意和摄影手法相结合的形式,把古代狼山和现代狼山,用古汉隶字把两者串连起来。邮资图为国家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图,左侧为狼山景区内的导游图,这对游览和介绍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票房全品团体门票为78mmx160mm,在这枚团体门票的资科印样(图二)及生产印刷过程中,左下角的“马踏飞燕″的“燕"灰色文字,虽然是电脑制版,但也因印刷时版模文字有所变化而不同。第一笔横划从起笔到收笔平直,而另一种在收笔平直中向下倾斜,由此形成了差异。而(图三)就是采用的这种团体门票,在2012.5.3在景区狼山邮局收寄到台湾的航空邮件。按国家邮政当时的资费标准是:明信片每件1.00元、航费费每件0.50元、合计1.50元。在团体门票上因含有邮资80分,于是补资10分和60分各一枚(普30邮票)70分,合计1.50元收寄。这枚团体门票从团体游客实际使用,再到景区原地邮局寄出邮件纪念,团体门票从使用意义上真正做到了双重使用的功能作用。
2013年,团体门票在2009年的基础上,进行了第二次的批量印刷,生产印刷批号为3号,用这两个不同年号的团体门票相比,出现了三个不同的之处:(一)是邮资图由原来的“马踏飞燕”换成了“南通狼山”;(二)是原“国家邮政局发行”文字,改换为“中国邮政明信片”文字;(三)是“马踏飞燕2006”文数字,也改换为“南通狼山2012”文数字。这一年,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在2013年底这枚团体门票第三次再次再版印刷,并作了第一次门票设计上的变动。主要是在门票副票的部份,增加了“门票副券”文字,把原有的“团体票”文字及景区标识等信息,下移到门票图案的范围里(图四)。因为该门票原准备,计划到2014年1月1日新年到来时使用,只因景区东大门团体门票紧缺,故提前5天在2013.12.28使用。因2014年是传统的甲午马年,故在门票邮资图面上的副券,也第一次根据徐悲鸿的“奔马图”,再次设计成的“马到成功”,这也是生肖内容第一次印上了团体门票。在门票的尺寸上,更是增加到87mmx198mm。这枚团体门票,因只使用了一年,几乎全部消耗于导游带领的团队之中。因此之后所见到的团体门票,几乎全部没有副券。作为导游作为报支费用的凭证,留存在了各地旅行社的财务部门。由于笔者当时留意到这一现象,并有意弄到了一张没有使用。所以到目前为止,这一张团体票,也是发现唯一的一枚全品门票。因时间已到2013年末,所以印刷批号已排到2014年。因此门票生产的印刷信息,就是2014年第6个发行批号了。
2015年底,狼山景区团体门票最后一次印刷,生产批号第34号。这一枚团体门票的使用比较前一、二枚作了很大的改动,尺寸78mmX195mm。一是首先在色彩上用紫粉红色更换了原来的棕黄色;二是2016年是民间丙申猴年,因此在邮资图面使用了、根据韩美林的水墨灵猴,再变化创作的图案“美猴献瑞",成了到目前为止狼山景区最后一次使用的生肖团体门票,设计者钱婧(图五)。
然而这一年使用的团体门票,仅在三个月后,于2016年5月1日便停止使用。成了团体门票中使用时间最短,难以获得的门票。取尔代之的是给团体游客每人一枚景区纪念票(图六)编号“0000001",不作入园凭证。背面印有景区的介绍、地址、联系方式及二维码信息。狼山景区团体邮资明信片门票,从2009年至2016年印刷使用了8年左右的时间,就此结束。同时也在无意识之中,从开始到最后逐步慢慢形成了一种套票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