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雄伟庄严的中山陵
钟杰
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1926年奠基,1929年竣工。同年6月1日,孙中山灵柩由北京运来安葬于此。
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磅礴。由我国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设计,平面呈警钟形,寓意唤起民众。
笔者怀着对孙中山先生崇敬的心情,于1991年8月22日参观了中山陵,记忆中,沿着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时,首先看到中山陵墓的入口处是一座三门石牌坊,上刻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
穿过牌坊,一条墓道,前行为陵门,看到陵门三拱型门,前后贯通,中门石额上镌刻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陵门过后是碑亭,碑亭中央立有花岗岩墓碑,上刻“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24个鎏金大字。过碑亭即为陡峻的石阶,石阶共分八段,每段石阶上都有一块平台。
顶层大平台为祭堂,祭堂正面开三个拱门,走进祭堂,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孙中山白色石雕坐像,笔者肃立静默,行三鞠躬,表达崇高敬意和怀念之情。站在孙中山先生坐像前,我想到,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站在孙中山坐像前,感受到孙中山先生为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幸福奉献一切的伟大精神,他的一生,都在坚定地践行“天下为公”的崇高理念,深深的感受到孙中山先生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目睹祭堂之后有一个铜门,门内即为墓室。孙中山先生虽然与世长辞,但是他浩气长存,永远为世人所敬仰。
目睹中山陵建筑,钟山的雄伟形势,陵墓主体建筑中轴对称,从牌坊、墓道、陵门、碑亭到祭堂、墓室平距700米,高差70米,有392级石阶和平台十个,全部用白色花岗岩和钢筋水泥构筑,覆以蓝色琉璃瓦,显得庄严肃穆。中山陵建成后,在其周围又陆续兴建了许多纪念性的建筑,如孝经宝鼎、音乐台、光华亭、流徽榭、藏经楼、仰止亭等。目睹中山陵雄美的建筑,看到大片绿地和宽广的通天台阶,连成一个大的整体,彰显十分庄严雄伟,既有深刻的含意,又具纪念的功能,更有宏伟的气势。参观中山陵,留下了难忘而深刻的印象。
珍藏展示中山陵景区门票、中山陵园孙中山纪念馆门票。(图3)
孙中山纪念馆原名总理陵园藏经楼,建于一九三五年,由著名建筑师卢树森设计,这里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是中山陵园众多纪念性建筑之一。孙中山纪念馆保存展示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史迹的博物馆。
1987年5月7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将藏经楼辟为“孙中山纪念馆”。1989年5月30日,在孙中山先生奉安60周年前夕,该馆正式对外开放。珍藏的这枚中山陵园孙中山纪念馆门票画面以蓝色为底色,衬托出孙中山先生像和中山陵园孙中山纪念馆。
笔者曾创作《南京博物馆巡礼》券集,参加首届安徽省旅游门券与收藏文化联谊交流活动中展览,展出的券集中有二页分别展示了中山陵、中山陵园孙中山纪念馆,以及孙中山临时政府大总统办公处旧址,并精心珍藏孙中山专题门票和券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纪念伟大的孙中山先生。
2025年3月5日~31日,门券收藏研究网举办“继承遗愿 砥砺前行一一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征文活动,极具纪念意义,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丰功伟绩,学习中国革命史,笔者参加此次征文活动,深情回忆参观中山陵,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