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早9点,我们在湖泉酒店乘坐大巴车前往位于弥勒市城北10公里处的锦屏山弥勒大佛游览。
在车上万导简要介绍了一下弥勒锦屏山的传说,在很久以前,鸡足山高僧如玉和尚如梦所示。遂云游四方,选择一个最吉祥,最有灵气的地方传经布道,建立圣地。一日,如玉和尚来到弥勒境内,午后太阳偏西,走累了的如玉和尚便在路边的一大树下小熄,不经意间抬头 看向前方,只见飞云流霞中显出一座山头,竞仿菩萨结跏打坐,佛光耀目,与梦中景象并无二致,如玉大喜,便在山中住下,募资建造寺庙,供奉弥勒佛,冠名“弥勒寺”并普播梵音,接纳信众,一时法席昌隆,香火兴盛,名传四方 ,而当时建制属州的弥“州已弥勒名”,呈现出“其治好佛,其化于于,其觉徐徐,抱朴而不筐,随缘而治顺,其乐可知也”的向善、尚和的自在盛景。
古人有句话叫。“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锦屏山虽不高,但山形独特,钟灵毓秀。气势磅礴,远看山形像一道巨大的屏风,呵护着美丽富能的峨山甸水;细看则像一尊景自天成的弥勒佛,结跏呋坐,护佑众生 。锦屏山的设计者匠心独运,依山而建,将一尊1999米高的露天大佛建在整座山的心脏部位,体现出佛中有佛的真意,真不愧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弥勒佛山” 。明代弥勒知州葛一龙有诗云”一字嵌山窟,重重开晓烟,青飞岩下水,绿覆树头天,境僻枕幽寂,僧高净俗缘,不知州与寺,名立竞谁先?”锦屏山呈大丛林之恢弘,显百年古树,潺潺清泉之灵秀,更有佛教文化、儒家文化、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处和同放光彩,遂称“旅游胜地”之大观 。登临仙山佛境,既心智顿开,思接地广,又烦恼顿消,心旷神怡。
大约三十分钟到达锦屏山,下车后我紧随万导来到游客中心售票处,简单解释后工作人员给我们团每人打了一张门票,进景区后万导将门票全部送给了我。
请欣赏:
正在使用的门票成人30元+上行摆渡15元、学生、老人15元。
1999级台阶
弥勒大佛
坐落于锦屏山的心脏部位,登上1999级台阶,便来到弥勒佛的坐下。弥勒菩萨被称之为“未来佛、希望之佛”这尊金光灿灿的笑佛,于1999年12月落成,高19.99米,意为1999年奠基兴建,其基座高4.96米,缠满金色的莲花瓣和如意宝珠。是世界上最大的端坐笑佛。大佛笑容满面。目光深远、神态端庄,发出会心的微笑。基座上”弥勒大佛”四字为台湾佛学家南怀瑾居士所题,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启迪人们宽容的心灵。
弥勒第一佛手
弥勒施无谓印象征佛法无边,世事只有人不做,没有佛不知,要是做了坏事应该反省自己,及时修正;如若做了善事,自己无需张扬,佛自会知晓。弥勒施无谓印与祖师洞相连,据说祖师洞是募建弥勒寺的如玉和尚当年苦修佛法的地方,行游其中似乎能感受到缕缕灵气。
龙华宝塔
龙华宝塔总高64.15米,地上外观有九层,内七层,高56.7米,设计为平面八角楼阁式塔。塔前的广场和过道均是青石板地面,古朴而典雅厚重;塔外采用铁艺走廊栏杆和花岗岩石浮雕护栏,塔内以漆红柱体、浅黄色饰面、橡木楼梯、木材浮雕藻井装饰,彩绘壁画精美绝伦。据佛经记载,弥勒将在五十六亿七干万年以后下生到人间,经过降生、出家、成道、说法,最后成佛,。将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大转法轮,三度说法,广度众生。
弥勒食府
游览完锦屏山,11点30分我们乘车在附近的弥勒食府吃饭,这是当地一家较大型私家花园式食府,午餐费30元/人,饭菜比较丰盛,吃的还不错。接下来请欣赏下篇:吉祥之地--可邑小镇。
写于2025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