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门券交流节花絮之六
(16)我不会放过你
东北门券交流节轮到我们吉林办了,心里的压力确实很大。去年,我这个七十岁的老头子,假如是省级领导也该退二线了,没想到还被扶正了,焕发了第二春,为了帮助孙会长度过难关我就认了。在会长选举的那天,孙会长以为以后就成顾问了,没想到我当即就“任命”他为名誉会长,并说等你困难时期过去了,我是不会放过你的。
唠嗑也别离开主题,还是围绕着交流节唠。别看我是个凡人,不可能会能掐会算,但我有直觉,孙会长家的难关很快就会过去,办交流节时就会亮亮堂堂的了。他前段时间痴迷盖章,我也跟着在一起混,目的是不离他太远。开始我策划这届东北门券节,是以门券和印章为主体的。想在古玩城建立个东北纸品收藏的大本营,经常搞展览与交流,交流节也准备在里面开,我已多次考察了周边的住宿和餐饮情况。但和孙会长唠了几回,他的戒备心极强,根本就不进套,时间一长我的信心也不足了。
孙会长是位念旧情的人,在平日里积极参加我组织的活动,又出钱又出力的。上次开吉林省年会,正逢吉林市开盖章大会,他毅然决然地站在了门券这边。说来也巧,这届的交流节又和吉林市马拉松比赛撞个满怀,孙会长早早就对外发布,放弃今年的吉马,必须到长春开东北门券交流节。庆幸的是“老九”他还没走,就在我们身边。
(17)芳名
上午孙会长给我发个微信,意思是以后在十三届门券节群里发消息,不能完全用美篇,他觉得有人不会打开美篇,不如把名单直接发到群里,我听后不敢怠慢,马上就执行了。最近我见到兄弟券协公布名单时,都要加上“芳名”二字,我也赶时髦把这两个字加进去了。不料上海的陆身强老师随后就给我发微信,说芳名应该对年轻女人而言。我见后感到很羞愧,也是马上就改了过来。
我基本没学历,就是戏称的“小本”,虽然也上过初高连读,但那个时代把我崇坏了。当时我是学校篮球队和排球队的队员,有时同学们上课我到体育馆里训练,如果有省市级的比赛,都得离开学挍。更意外的是我还被学校的医务室选中,还要经常到医院去实习,四年就这么混下来了,现在还经常做恶梦,怕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或考试。我自从接触券研网,还斗胆写写小文,忘记自己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了。有时张占芝太忙,我还有机会客串一下编辑来过瘾。但水平在那摆着,写点啥还要查百度,就这样也会出错。券友们的直接提示我很感激,我记得有三次。一次是我写感言,用了名留千史,结果一位券友在后面写感言时跟了个名留青史。有一次我写了一个某某路和某某街的交汇处,刘国庆老师提示我应叫交会处,汇是指江河的交汇。再就是这次了,尽管“芳名”还有第二个意思,但以后非年轻女子是不会用这个词了。
(18)只有我还活着
自决定在长春召开第十三届东北地区门券交流节,我们吉林省券协的李会长很快进入了状态。他的思路很独特,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前几天会斌把东北第一届的几张照片发到群里,我感到很惊讶,所有的照片都没有见过。其中有一张李会长在私信里风趣幽默地说,这几个人只有你活着。一句玩笑提示着我,在有生之年把想做的事都做了,省得去了另一个世界,没有把本世界的事做完而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