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说湖南省第四届旅游门券展
龙小平 胡瑞敏
一.人才济济绽风华,前展累累映湖湘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4月18日,为期3天的湖南省第四届旅游门券展即将在益阳市美术馆拉开帷幕!三湘大地自古文脉昌盛,而今更成门券收藏沃土。衡阳,益阳、岳阳、长沙、怀化等地券展不断。这片热土不仅孕育了全国第十八、十九届券展的辉煌,曾出版过《潇湘门券》《三湘门券》等刊物。更走出了一批蜚声藏界的湖南券藏群体风云人物:
学术先锋蔡八一:独创"门券极限封"概念,4万枚藏券涵盖3万景点,出版《诗情票意》《花开见佛》等十部专著,构建起完整的券学理论体系。
文旅专家李亮:以地产营销思维玩转券藏,为觅全品券可驻守数日,其"玫瑰攻略"在藏友间传为美谈。
经营能手向维政:前物资局长转型藏界,首创"以券养券"模式,网络发帖量常年霸榜,藏品流通量稳居全国前三。
跨界达人汪政宏:组建30余人自驾寻宝团,足迹遍及全国文博展会,其收藏团队已成湖湘文化名片。
艺匠翘楚谢国忠:口琴艺术家跨界制券,将美术功底与数码技术熔铸一炉,设计作品屡获国际大奖。
更有邮券双绝的梁云海、向晓波,朱恒一,黄炳炎,张秋波,刘君平,曹双玲和收藏高手陈明庆,徐江桥,汤汉军,李宪华,莫定成,徐枝先,王代均,彭毅子,更有券坛老将肖虎生等、非遗大师胡宝桥等英才汇聚,形成"老中青三代接力,文商艺多元共生"的独特生态。这支队伍中既有能著书立说的理论家,也有善网络运营的新锐,完美诠释"枪杆笔杆皆硬核"的湘军精神。
薪火传三湘——历届盛况回顾
2012首届"美达杯"(衡阳):开创省级门券专题展先河,展出二十多位券友四十余部券集,总数超一百框。衡阳当地报纸连续4天刊登报道,当晚新华社向全国发出通稿,有46家媒体转载了新华社消息。
2013第二届"胜景山河杯"(岳阳):共展出展集52部,167框,梁云海的《岳阳楼》董钊志的《南岳宗教文化》,李新建《血与火的记忆》获一等奖,范守平的《中国大牌坊》,龙小平的《粟裕大将军》获二等奖。单日观展破万人次。
2019第三届(长沙):联合全国第28届票证交流大会在长沙天心阁,简牍博物馆举办。共展出近百框展品中除20框为各地票证收藏家提供的外,其他均由衡益怀三市湘军提供。仔细看看,发现展品新颖,独特,体现了敢为人先湖南人创新,霸蛮新动向。
从"潇湘券语"到"花开见佛",从洞庭之滨到资水两岸,三湘藏家正以敢为人先的气魄,续写着"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新篇章。当201框数万枚门券在益阳美术馆次第绽放,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方寸之间的艺术,更是一个群体对文明的虔诚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