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岭上战旗红
——邯郸研学旅行记之三
保定 陶万春
邯郸地处太行山东麓交通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抗日战争爆发后,邯郸西部山区便成了中共的抗日根据地,1937年,刘伯承和邓小平按照毛主席的战略部署,率八路军129师挺进太行山,把司令部、政治部设在了涉县河南店镇赤岸村。
当旅游大巴接近赤岸村时,一条水清柳绿的赤水河横在车前,跨河的大桥周身红彤彤的,象征性极强。
抗日战争期间,刘邓大军所向披靡,让敌人闻风丧胆,让老百姓拍手叫好,他们的事迹名垂千古。
进入129师司令部旧址,一座座砖木结构的平房或二层楼房映入眼帘,简陋的办公室,平常再平常的卧具,令参观者唏嘘不已。就是这么一批普普通通的智者,凭着对革命的理想信念,硬生生把敌人打得俯首称臣。在村里,至今流传着不少将士们居住时的故事。
且听我讲一个邓小平夫妇与女儿奶母的故事。那是遥远的1944年初冬,邓小平政委同卓琳的女儿楠楠降生在129师司令部所在地——涉县河南店镇赤岸村。当时,正是抗日战争大反攻的关健时刻,哪有精力处理家务,只好将刚刚降生的楠楠寄养在老百姓家里。一些警卫人员深感不安,邓小平却向他们耐心地解释:“我们搞革命靠的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最值得信赖的嘛。”最后由边区地下党组织田裕民同志为楠楠找到了奶母,即根据地的堡垒户张振成、李兴枝夫妇。李兴枝刚坐月子20多天,听说是为八路军奶养孩子,连夜骑上毛驴,随同田裕民等人朝邓小平住处奔去。
小平和卓琳见到李兴枝夫妇非常高兴,又是让座,又是倒茶,随后一起拉起了家常,显得十分亲热。而后卓琳将楠楠抱给李兴枝,亲切地对她说:“大嫂,麻烦您了……。”兴枝瞅着楠楠讨人喜欢的小脸,格外感到兴奋,随即将孩子搂在怀里,喂起奶来。就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山区农家妇女,以纯朴的母爱承担起了革命妈妈的重任。
转眼到了1947年的夏天,刘邓大军要南下挺进大别山。邓小平夫妇去李兴枝家看望这家人和楠楠。这时的楠楠能跑会跳,长得又白又胖,显得更加活泼可爱。卓琳一股感激之情涌上心头,亲切地对兴枝说:“兴枝,跟我我们走吧,现在战争环境好转了,同我们一起到部队,咱们两家生活在一起,相互也有个照应……。”
李兴枝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回答说:“那可不行,我们会拖累你们的。你们打仗,炮声枪声惊天动地,俺还怕吓着小楠楠哩。”这一番发自肺腑之言,使小平夫妇深受感动。
小平从张振成手里接过碗,喝了几口水笑咪咪地说道:“以前我们连名字都没有告诉你们,现在可以对你们讲了。”他指着桌子上的一盏小油灯幽默地说:“我姓邓,只要看见这盏油灯,就会想起我的。名字嘛,也好记,叫小平,你们看我不是留着小平头嘛!”顿时逗得屋里头的人都笑了,室内的气氛活跃起来。
当卓琳起身告别时,李兴枝将楠楠递给她:“再抱抱你那宝贝吧,这一走说不定啥时候再见面。”卓林接过楠楠亲了又亲,又递给小平,小平接过孩子用肯定的口气说道:“咱们很快会见面的,再见面全国就解放了,到时候咱们两家来个大团圆。”
这一天终于盼来了。1949年10月,张振成接到北京来信,是邓小平夫妇邀他们到北京聚会。到达北京后,已经六岁的小楠楠甜蜜地喊着爸爸、妈妈……。李兴枝在北京又住了两年时间,直到楠楠上小学了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之后,两家不断通信,至今还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将军岭上邓小平石雕像
来到赤岸村,心灵上受到洗礼。新中国的诞生 ,凝聚着多少刘邓大军一样的流血牺牲。没有先辈的努力和付出,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阳光。远离了刀光剑影,没有了战马嘶鸣,但这个世界并不太平。祖国南海周边,时常有外敌军舰出没和战斗机跨界飞行。台湾海峡东岸,美丽国的航空母舰虎视眈眈,在咱家的门口肆意横行。增强国力,加快发展,提高警惕,准备斗争,历史的使命交给了新中国第三代和第四代手中。
这正是:
赤水河畔赤岸村,
一二九师扎深根。
太行山高屹松柏,
石头无言最可人。
幸福生活实不易,
瞻仰旧址感触深。
喜看复兴起波涛,
中华民族秀于林。
~2025.04.14晚写于邯郸市新凯悦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