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门券交流节花絮(7)
(19)真有这么巧吗?
有一天上午,我在券研网上聚精会神地欣赏着张大勇老弟展示的心仪一页。突然电话铃响起,一看是大勇打来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着十三届,对他的关心很是感动。通话完毕,我呆坐好一会儿,有那么巧吗?这是我和大勇的今年第一次通话。
大勇对十三届关心备至,注意到每一个细节。因我在手机上写字不会使用拼音,有些相似字很容易写错。在方案中应该是150米,让我写成了150来,通过大勇的提示才改了过来,不然让券外人士说我们集券人文化水平低。
在门券收藏界,我有几位喜爱的小弟,大勇是其中的一位。是他坚定的鼓励我在保证藏品质量的前题下,要重视藏品的数量,并与几位小弟和好友一道给予了实质上的大力支持。
受熊斌老师的影响,我的今生目标要制作一百部以上的门券展集。说的很轻松,做起来很不容易,财力和精力上都得经得起考验。每当我有不应该的想法时,想到了大勇和好友们的鼓励,我就又有了信心。
(20)感觉不是个地方
前几天,在十三届东北交流节的群里,进来位不速之客,展示了一个为各交流会主办者伸张正义的贴子,不知是该客人自己写的还是转发的,读后我感觉充满着正能量。但总有一个错觉,此时此群放在这里合适吗?还没等我多想,群里的另一位管理员已经把这位客人请了出去。对此,我对这位客人表示歉意,但对方也应反思一下有不妥的地方。比喻别人家举办婚礼,咱们在门口宣传婚姻法,都是好事,是不是不应该在一个地方进行。
还有贪污交流会钱财的吗?这个我真不信,这类人群如果到精神病院去检查,肯定就是患者,自从我结婚那天起,老伴见我干这些事,都会用看疯子的眼神瞧着我。我估计这类人群,都和我一样,有这个瘾!以我们准备的东北十三届为例,赞助费就那么几个钱,但还是人情,找机会都要还的,除此之外再无其它钱款来源。收会务费每人一百元,仅会餐的一顿饭,最少要用去六七十元,余下的钱会务支出能够就不错了。
友情宴请是看不见的一大块,主办方的几位,计划每人至少要出三千块大洋。我这个人喜欢做比喻,比喻我们平常去饭店吃饭,在一道菜里只看到的是原材料,调料和顾工的钱、租房子的钱、工务人员白吃白喝的钱是统统看不到的。所以说,办会贪腐的事情是不存在的。称本人疯、痴的券友,也可称领导,都不是自嘲,实际上就是有病,开了一届成功的交流会,赔了多少都不在乎,自己还说赔就是赚,建议找一下心理医生吧!
(21)不知为啥疼
有一天早晨起来,觉得手虎口处很痛,于是我就胡思乱想了,是不是得什么病引起的?吃过早饭,我进入了“工作岗位”,继续把券友们赞助的门券往礼品袋里装,刚一上手就觉得手的虎口特别疼,反复几次疼的更厉害了。这时我反到高兴了,因为手疼的原因找到了,不必再怀疑这怀疑那了。于是我马上换了个“工位”,解决了手疼的问题。说到“工位”,可能有的券友有体会,我们常摆弄门券,每一段时间就要换个位置,这样就能缓一缓,避免了腰椎颈椎疼痛的问题。这一次我没敢当天回这个“工位”,老司机了,经验告诉我得“转岗”几天。过了两天,再干这个活时真就不疼了。但边干边嘀咕“这那是省级会长干的活呀?”
马上自己又回怼了自己:“谁叫你能力差了,你不干谁干!”,尽管很累,但我心里还是很高兴,因为门券越多越丰富,参会的券友收获就越大。
说是这些活都自己干,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我是有左膀右臂的。遗憾的是他们都有工作,李会斌会长尽全力协助我做会前的准备工作,是指哪打哪的选手。别的不说,单讲赞助门券的事,有时利用出差的前夕,要把他收到的赞助门券送到我家。虽然我们在同一座城市,但汽车厂区很远啊,距离不亚于另一座城市。张占芝每周就休息一下,但还要专程来送门券,有一次下公交车摔个大跟头,把玻璃盖都卡秃噜皮了,瘸了好多天。是的,很多位东北券友都一再表示,有事吱一声,随叫随到。但我总不能因一些杂活,让弟兄们花几百大元坐高铁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