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见证新中国增产节约运动的入场证
罗斌林
在我的门票收藏品种有一枚彰显新时代新事物的上海某“联欢晚会入场证”。这张入场证的文字内容比较特别,其中的具体内容如下:
“我俩订于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八日在黄浦区人民政府公证结婚,为厉行节约起见,不设筵席茶点。谨定于是日下午七时半,假中央路九江路口黄浦区人民政府大礼堂举行联欢会,恭请光临。杨若天、刘彩琴谨啓。” 仔细品来,应该说这实实在在就是一张结婚典礼的请柬。
婚礼为什么用这种形式来举办?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关键因素。经资料显示:1951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和决定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方针。毛泽东指出:加强抗美援朝的工作,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是中国人民今天的中心任务。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文件中指出:“务望中央和军委各部门,中央人民政府和人民团体各党组,各中央局、各中央分局、各省委、市委、区党委、各同级军区党委、各同级政府党组和各同级人民团体党组,领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展开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使这个运动成为真正的全体人民运动。”自此,增产节约运动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上海此时已进入增产节约运动的高潮。1952年初,上海成立了增产节约运动领导机构,并在全市铺开,涉及各级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学校、街道里弄等。上海市委、市政府要求各机关单位要带头做好本单位的增产节约运动,为全市各行各业的运动开展当好表率。因此,政府机关增产节约运动的开展,从一开始就走在了全市的前列,为其他领域的“增产节约”起了极好的示范作用。上海市级政府机关开展的增产节约运动,准备充分,措施多样,广大工作人员真心诚意地参与到运动中,从自己业务中的小处着手,节约每一张办公用纸,以期达到节约经费,减轻国家经济负担的目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一次思想整风运动。在运动中,党中央尤其关注上海,还选派中央增产节约运动委员会领导干部到上海指导增产节约运动的开展。上海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文化上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
从联欢会当时的举办地点来分析,当事人双方或至少一人应该就是上海黄浦区人民政府本单位的工作人员,做为公职人员,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而有所行动是应尽的职责,婚礼用这种形式来举办也是顺理成章的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这场增产节约运动,既是保证战争胜利和国民经济初步恢复的一大举措,又是积累资金、取得经验、巩固政权的主要保障,同时,也是正风肃纪、提高政府机关工作效率和净化社会风气的重要方针,更是铺就了进行伟大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由之路。今天,党中央领导集体依然在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更是体现了“勤俭建国”的思想,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到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相信,经过努力,勤俭节约将会成为每一个公民自觉恪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20世纪50年代简朴节约办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