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首届发展论坛在无锡渔乡楼隆重举行,由于各网站已做了大量报道,在此我想重点结合自身体会谈一些看点。
一、人气超强
参加这次活动的有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174名注册代表。但实际人数近300人。就拿山西来讲,正式注册人数5人,王维东、任文奎、渠天津、董国祥、胡保平。其中两人带有家属,另外在无锡探亲的房树江和太原的一对券商夫妇都没注册,但都不同程度参与了活动,因此造成接待宾馆爆棚。除此而外,江、浙、沪的不少券友,都是当天往返。本次论坛,创造了地方券协举办活动参与人数的新高。分析原因,我认为:1、品牌效应:“无锡是个好地方”已成为券界交流会的一张知名品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2、世博效应:由于会期按排在上海世博会即将结束之际,无锡离上海很近,不少券友参观世博、参加论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3、地方效应:无锡确实是个好地方,山水灵秀,人文厚重,是个理想的旅游之处,在参会之际顺便游览无锡的湖光山色,也是不错的选择。4、论坛效应:江苏省券协在举办交流会之际,设坛论道,搭建门券理论研讨新的平台,推动门券理论发展的创举,引起了全国券友的极大关注。论坛组委会对论文征集、网上评选、出版文集等活动,都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前期造势很成功,在券界引起轰动效应。包括我在内的不少券友都是冲着论坛而来,想见识一下论坛如何运作,顺便结识一些同好券友。正是以上种种效应的叠加,带来了超强的人气。
二、紧锣密鼓
30日当天的日程安排有:上午,合影留念、论坛开幕式、论文演讲、表彰获奖作者。中午,欢迎午餐。下午,拍卖会、论文作者座谈会。晚上,江苏省首届门券展举办20周年纪念座谈会。时间安排非常紧凑,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参与其中受益匪浅。
1、论坛交流、亮点纷呈。三位论文作者,四川的刘向东,江苏的张兴富、曹忠新,演讲了写作论文的思路和体会及对券研发展的看法。河北的杨群佑结合幻灯演示,谈了专题制作的心得。无锡民协主席阴岭山讲了自己从收藏门券撰写专辑,开启的著书立说之路的感悟。他们的演讲和发言对广大券友都有启迪心灵的作用。
2、奖励作者、开启先河。论坛还对本次征集评审的优秀论文作者,给予表彰奖励。除荣誉证外,对一、二、三等奖的作者,分别颁发了500元、300元、200元的奖金。幸运的是,我的论文也获得了三等奖,当我站在领奖台上,接过证书和奖金时,心里感觉沉甸甸的。单纯的二百元钱对我来讲并不看重,但这份奖金我却十分珍惜,由于这是券界有史以来对优秀论文作者第一次颁发的奖金,虽然数目不大,但意义不同寻常,是对论文作者辛勤探索、付出心血结晶的肯定和褒奖,有利于激励券界勤奋探索、不断创新的良好风气。
3、券品拍卖、高潮叠起。下午的拍卖会由北京的高菊园老师主拍,实行现场与网上同步竞争。经过一轮轮的激烈竞争,59件拍品名花有主,无一流拍。其中一枚文革时期有毛主席语录的宜兴善卷洞门券,面值仅二角,经过数轮激烈竞争,价格一路攀升,最后成交价竟达1810元。我也在现场将四份拍品收入囊中。对于节节攀升的门券价格,我个人认为,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提升门券收藏在藏界的地位和形象,增加藏友们藏品的含金量,另一方面,如有意炒作,高额的集券成本也会使不少的工薪族和退休族望而却步。
4、作者座谈、畅所欲言。拍卖会后举行了论文作者座谈会,郑金条、彭水珍、刘向东、王忠雄、王运明、胡保平、袁景中等作者和评委,先后发言,围绕论文创作和提升券研水平,各抒己见,建言献策,并结合“同里共识”展开前瞻性研讨。由于大会发言踊跃,会议不得不延时半个小时。
5、纪念活动、情意融融。晚上举行的纪念江苏首届门券展二十周年座谈会上,二十年前亲历活动的见证人,来自四川的八旬老人程国民、上海的张福厚、南京的樊学勤等人,饱含深情的讲述了他们当年参会时的经历和体会,在重温历史的同时,使我们感受到券界二十年来发展的巨大变化。尤其是谈到当年参会后,对推动各地门券组织的发展和交流活动水平的提高,所起的示范作用,更使我们领悟到门券收藏组织“活动立会、活动兴会”的重要性。参会的其他来宾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感言。最后,江苏券协周昌林会长向到会的三名历史见证人赠送了特意制作的“20周年纪念紫砂杯”(仅制作了20个)。座谈会上感人的故事,不时引起参会人员的阵阵掌声。
31日上午,150余名代表分乘三辆旅游车,参观游览了无锡泰伯庙和鸿山遗址博物馆,对吴越文化有了深刻感受。
首届门票发展论坛也随着旅游的结束而精彩谢幕。
山西券友(左起任文奎、董国祥、王维东、胡保平、渠天津)
幻灯演讲
论文颁奖
拍卖现场
座谈会场
主持会议(周昌林、前右二 )
应接不暇(陶刚)
泰伯庙前
鸿山遗址
【编辑: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