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97年12月24日朱自清之子朱乔森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的珍贵衣箱。这只西方制式衣箱选料上乘、做工精良,应为朱自清1931年至1932年留学欧洲期间购买。衣箱上面有墨书"朱自清衣箱到北平清华园""#88"、朱漆"最急25公斤"等字样,应为朱自清1946年从昆明西南联大复员回北平时,邮寄行李所书。衣箱左下侧面有"青岛"等字样行李单残迹。作为朱自清为数不多的存世遗物,这件衣箱虽历经90余年风雨,在战火岁月中伴随朱自清辗转多地,但保存状况依然良好,衣箱上的种种痕迹,都书写着他的文人风骨、英雄气概,以及不平凡的人生足迹。
中国现代文学馆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举办了“推开文学之门、探寻文学珍宝”实地探索打卡活动,活动的纪念就是这枚印有这件衣箱图片的卡片。
可要得到这枚卡片实在是不容易,需要一部手机,一张电子地图,还要在文学馆内设置的17个打卡点现场回答诸如“现代文学馆的九绝是什么?”、“巴金先生的代表作是什么?”等17个问题,待完成全部任务后,才能在文学馆的服务台领取到这枚纪念卡。
不得不佩服文学馆的良苦用心,要领到这枚纪念卡,不但要细心参观整个展览,走遍A\C两座展馆和文学馆的庭院,还要有一定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了解,真可以说是领卡的过程就是一堂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普及课!
对常来这里参观的老年人,回答那些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常识性问题,可能不是太难,因为我们的孩童时代无论是在课堂上或是平日的阅读中,都接触了不少现代的名人、名篇、名著,尽管现在年纪大了,但年轻时候的印象还很是很深刻的。
答题,虽然不难,可让我们这些七老八十的人,在馆内馆外、楼上楼下的奔波半天也着实够呛!
所以说,朱自清的衣箱很珍贵,文学馆的纪念卡很难得!
202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