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小分队已从吉林省进入到内蒙古境内,来到了兴安盟首府乌兰浩特市。
葛根庙位于吉林省白城市至兴安盟阿尔山市铁路线上,在乌兰浩特市东南30公里洮儿河左岸,庙址座落在陶赖图山南坡脚下,方位东南,葛根庙在内蒙古东部区历史悠久,是东部十个旗供养的著名藏传佛教寺庙。建筑雄伟壮观,具有藏式风格,庙产富足。
葛根庙前身莲花图庙,清高宗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赐莲花图庙名为“梵通寺”。清嘉庆元年(1796年)由哲里木盟十旗王公筹集资金,动工为葛根庙修建梵通寺、宏济寺、广觉寺,四座大殿于嘉庆三年(1798年)七月十二日正式落成后又建慧通寺。
现存葛根庙为1988年7月国家和地方落实宗教政策所复建。从前山门进入庙内路两侧有一座白色的十轮金刚塔,这是文革时期1868卷《甘珠尔》和《丹珠尔》被烧毁的地方,为防止有人和牲畜在经卷烧毁的地方走动,故修建此塔。
复建后的葛根庙共有四个大殿,最东边的叫功德仁远寺,里面供奉着三世佛和七世葛根的舍利子,两面墙上绘画着释迦牟尼的八大弟子和护法金刚。
兴安盟博物馆,位于乌兰浩特市新桥东街洮儿河南路,于2010年9月10日正式开馆。是兴安盟第一个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博物馆,它的建成标志着兴安盟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
这座馆舍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
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展厅面积3600平方米。
展厅由历史文物展厅和石佛造像展厅两个主展厅组成,其中历史文物展厅还分为氏族先民——开拓兴安的林海猎神、东胡族——雄踞兴安的塞上霸主、鲜卑族——崛起兴安的草原王朝、契丹族——威峙兴安的高原铁骑、蒙古族——发轫兴安的大漠天骄,北方各族——誓守兴安的北疆石柱以及中心展区和互动展区。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作为全国唯一一座全程反映和再现内蒙古民族解放和民族区域自治历史进程的纪念性展馆,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矿泉街东路北侧。
为反映和再现内蒙古民族解放和区域自治的历史进程,展示革命老区的发展成就,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准,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于2007年8月,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正式建成开馆。
纪念馆建筑结构为四层(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平顶建筑,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展厅面积3500平方米。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馆名,由布赫同志题写。
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大会会址,又称五一会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和平路东侧,是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大会召开地。
乌兰夫办公旧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兴安北路东侧,始建于1936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乌兰夫同志的办公旧址。该建筑为青砖砌墙、人字架起脊、古筒瓦罩顶的一层平房,占地面积1317平方米,建筑面积402.91平方米,平面呈方形。房屋中轴线上依次为踏步、门厅,右侧为会议室,左侧是走廊、办公室、起居室。屋后绿树婆娑,门前花团锦簇,显得庄严肃穆。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工作委员会办公旧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兴安北路14号,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7月9日至1949年11月,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在此办公。
成吉思汗庙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罕山之巅,成庙由蒙古族耐勒尔设计,1940年5月5日动工修建,1944年10月10日竣工。
该庙坐北朝南,正面呈“山”字型;融汉、蒙、藏三个民族建筑风格。正殿当中有16根粗大的红漆明柱,四周绘有反映成吉思汗业绩的图案,中央为2.8米高的成吉思汗铜像;两偏殿陈列有元代的兵器,服装,瓷器等复制品,山门到正殿有宽10米、长158米用花岗岩砌成的81级台阶。
成吉思汗庙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