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湾—运河绕古镇茱萸遍水乡

罗斌林
显示日期2025-05-23;访问次数:292; 电脑端

茱萸湾—运河绕古镇茱萸遍水乡

罗斌林

湾头,古称茱萸湾。东临古运河,西邻大运河,北通邵伯湖,南望江都水利枢纽工程。《重修扬州府志》载:“汉吴王刘濞开此通海陵仓。”因为古时此地遍植茱萸树,又称茱萸村。此外,这里还是隋唐时大运河进入扬州十三道湾中的第一湾,“茱萸湾”因此得名。历史上,隋炀帝、康熙、乾隆多次下扬州,均由湾头入境,并留有行宫。唐代诗人刘长卿留下了“半逻莺满树,新年人独还。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的千古诗句,说得就是今天的湾头镇。  

剪辑_调整大小.jpg

扬州的历史有多久,湾头的历史就有多久。湾头濒临大运河,地处南北交通要冲。春秋时吴王夫差开邗沟,河道自西向东再折向北,形成运河湾头。三百余年后,又一位吴王刘濞以湾头为起点,开挖出一条与东部海边产盐区相连接的运盐河,史称东邗沟。

剪辑_2_调整大小.jpg

(大运河经过湾头后,一路流入扬州城;一路汇入长江)

那时,这一带已形成村落,遍植茱萸,故而被称为“茱萸村”,又因地处大运河的转弯之处,也叫茱萸湾。隋代大运河的开通,使邗沟南延北展, 湾头成为扬州城的重要门户。漕运、盐运,皇帝巡游、官商旅者往返,均由此地经过。唐开元年间(713-741年),漕运实行分段运输法,即:规定水运中转点,设置粮仓,分段转运,最后到达长安。扬州因濒江临河,水运发达而成为重要节点,每年漕粮中转量达到200多万石。漕运大增, 湾头愈加繁荣。宋代,扬州成为两淮食盐输出口岸,接纳沿海食盐156余万石。当时,无数盐船由东海之滨西行,须停泊于湾头境内,待查验分装后转运至瓜州淮盐总栈,再销往大江南北各省口岸。元明至清前期,湾头成为两淮盐场所产食盐“设纲攒运”高度集中的地区。经湾头运输到瓜州和十二圩淮盐总栈的盐船,拥塞大运河,两岸盐仓林立,盛况空前。12世纪末,宋金争战激烈,黄河被用作战争工具,在山东阳武段决口,顿时黄河奔涌,夺淮夺泗,从此江淮地区失去了安宁。大运河成为了洪水走廊,湾头自然也不能幸免。明万历年间,淮河水冲决了高家堰(今洪泽湖大堤),里下河地区遭受灭顶之灾,连位于安徽盱眙县境内的明祖陵被淹。为此,朝廷实施“分黄导淮”和“导淮入江”工程,以疏通黄河与淮河的入海和入江通道。1596年,从邵伯湖南部开辟了第一条淮河入江水道——金家湾河。至清康熙、乾隆以至道光年间,为保住漕运和除却水患,又相继开辟了凤凰河、壁虎河、太平河等淮河归江水道。大规模的淮河入江水利工程,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湾头因此成为“挹江控淮”的江淮锁钥之一。

剪辑_3_调整大小.jpg

(矗立在茱萸湾公园内的石碑)

1958年,为改善扬州水上交通,遂从湾头裁弯取直,开出一条新运河直至六圩入江,湾头至扬州的古运河不再通航。从此,喧嚣千年的湾头寂静下来了。然而,湾头古邗沟的遗存还在,运盐河的遗迹也在;新的京杭大运河航道就位于湾头西侧。古老的大运河、年轻的大运河都汇集在了这里。从吴王夫差到汉代吴王刘濞;从隋炀帝杨广到两宋之交的宋钦宗、宋高宗;还有清代的祖孙皇帝康熙和乾隆等等,他们或是开拓运河,或是躲风避难,或是南巡治水......均直接影响了湾头古镇的历史走向。鉴真大师、刘长卿、苏轼、王士镇、孔尚任、阮元等文化名人在此留下的足迹和诗文,也成为湾头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剪辑_4_调整大小.jpg

(鉴真和尚东渡图)

鉴真湾头采莲东渡:唐开元二年(714),鉴真返回扬州后,先后驻大云寺与大明寺,度化受戒僧徒4万余人,成为江淮一带的大德高僧,名闻海内外。期间,鉴真经过湾头小香山荷塘时,曾采莲子保存。多年后日本奈良新建唐招提寺,鉴真驻此寺传授经藏,后被尊为日本佛教律宗初祖,唐招提寺成为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鉴真采自湾头小香山荷塘的莲子,也移植于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方池中。如今,当年鉴真经过的小香山荷塘已经修复,重现当年“石座观荷”的意趣.

剪辑_5_调整大小.jpg

(苏轼与湾头有着不解之缘)

苏轼与湾头的渊源:北宋熙宁四年(1071),因受排挤,著名文学家苏轼负气自请出京,被任命为杭州通判。苏轼去杭州途中,路过茱萸湾,停舟三日。刘贡父等知已好友前来迎接他,几个人在官舍旅邸中作诗饮酒,议论时政,忧国忧民。三天后,几位知己好友在湾头惜别,苏轼留下了“竹西已挥手,湾口犹屡送”的诗句。

剪辑_6_调整大小.jpg

(康熙帝为高旻寺题写“茱萸湾览胜”)

康熙南巡湾头:康熙帝六次南巡,每均由湾头坐船进入扬州城。康熙对茱萸湾的名字感兴趣,将他休憩的三汊河行宫,以茱萸湾合名。于是,扬州有了第二个茱萸湾。后人为将两个茱萸湾加以区别,将湾头的称为“古茱萸湾”,而将三汉河塔湾的称为“清茱萸湾”。

剪辑_8_调整大小.jpg

(当年乾隆帝南巡曾经走过湾头老街)

乾隆南巡湾头留诗文:乾隆帝曾六下江南,除了治理黄河、修理海塘,也经常游历各地风景名胜。每次南巡,扬州是必经之地。乾隆曾在湾头登岸,巡游山光寺等地。为了迎接乾隆御驾,扬州官商做了充分准备,一路上铺石砌砖,立亭设景,建起长长的御道,供乾隆策马巡游。乾隆是一位学识渊搏的帝王,在扬州留下了大量吟咏当地风士人情、湖光山色、历史文化的诗篇,有不少与湾头有关。如《游上方寺》中的“湾头遥见起平冈,闻说精蓝有上方”,《阅金湾六闸书事》中的“湾头泄水畅,壁虎无多地”等。

千百年来,每逢重阳节,扬州城的男女老少都涌向茱萸湾,或登高远眺,或佩戴茱萸,共庆佳节。 如今,茱萸湾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了一处著名的历史文化景区。至今那些古老的传说故事,依然在人们口中流传,为茱萸湾增添了一抹神秘而迷人的色彩。

剪辑_7_调整大小.jpg

(清代大学士阮元题写的“古茱萸湾”石额)


编辑:王建

姓名:熊斌; 时间:2025-05-23 07:35:45

如此美景:风过雨过皇帝来过,我没来过真遗憾。

姓名:陈捷; 时间:2025-05-23 08:07:17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5-05-23 09:13:57

历史文化之地,内容丰富!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5-05-23 09:15:00

谢谢罗老师分享!

姓名:寻波; 时间:2025-05-23 09:21:01

欣赏了,茱萸湾,运河古镇历史文化,谢谢分享!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5-05-23 10:26:38

拜读了,谢谢分享!

姓名:张新国; 时间:2025-05-23 12:34:11

千年湾头,遍插茱萸!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5-05-23 13:52:24

茱萸湾,扬州运河上的古镇,康熙、乾隆两帝南巡的驻足地,有厚重的历史!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5-05-23 14:46:37

湾头濒临大运河,地处南北交通要冲。历史厚重.谢谢分享!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5-05-23 15:22:59

谢谢罗老师分享!

姓名:钟杰; 时间:2025-05-23 15:34:24

好介绍,谢谢刘老师!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5-05-23 17:00:01

欣赏佳作。谢谢分享!

姓名:李金燕; 时间:2025-05-23 17:40:53

介绍的好详细,赞!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5-05-23 18:32:40

欣赏了!谢谢罗老师的分享!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5-05-23 18:45:30

时代变迁,历史遗存。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5-05-23 19:42:20

历史古镇,谢谢罗老师的详细介绍!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5-05-24 11:08:48

拜读,欣赏了……谢谢罗老师分享!……受教、学习、长知识……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5-05-26 14:36:33

谢谢分享!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